高粱地里靜悄悄的,等了片刻之后才又走出兩個人,正是楚云非跟蕭律。
兩人身上的衣服也整理回去了,他們等聽到外面沒動靜之后才出來,一看果然已經(jīng)沒有人,而此刻的天色已經(jīng)完全黑了下來。
站在田埂邊,未來的天下共主跟他的國舅互相看了對方一眼,都感到心中一動,只覺得這種經(jīng)歷真是莫名其妙,又很是好笑。
身后的高粱地在夜風中傳來沙沙的聲音,蕭律轉(zhuǎn)過頭去,看向這一望無際的作物,聲音低沉地道:“這里很快就會被收割光,然后變成空地了?”
楚云非“嗯”了一聲,說道:“高粱收割的時候跟水稻和大小麥不一樣,收過這地方就光了。”
他的指尖亮起了藍色的微光,靈力流淌在空中畫出一枚劍符。
劍符的氣息驚動了蕭律,他收回思緒,看向身旁的少年:“阿衡?”
楚云非不說話,等到指尖劍符成形,便輕喝一聲:“去!”
劍符旋轉(zhuǎn)著脫出,繞過了蕭律,飛向了他們身后的高粱地。
劍符飛遠,在黑暗中散發(fā)著微藍的光芒,沒有其他人注意到,飛到半空中的時候驟然散開,變成無數(shù)光點,均勻地散落在這一片高粱地里。
蕭律等了片刻,看到這些高粱什么變化也沒有,不由得感到納悶。
楚云非說道:“你仔細看。”
然后隨手一拍,掌風便將他們面前的高粱吹開了,露出他們剛剛走過的路和躺過的地方。
只見那些倒下的高粱又都重新直立了起來,就像是從來沒有人在上面亂來過一樣。
他再一掌拍向另一個方向,只見另一邊那對小情人滾過的地方,那些高粱也都恢復了原狀。
蕭律:“”
楚云非收回右手,說道:“只是一個小法術(shù)。”
這是昆侖的法術(shù)里面唯一一個能跟時間掛鉤的法術(shù),他們在這方面真的是沒有什么研究。
這個法術(shù)只能將死物上的時間往回逆推一點,于是他就把高粱地里的時間逆回到了他們在這里面胡搞瞎搞之前,所以這些高粱又重新立了起來,恢復了整齊的樣子。
他一解釋,蕭律就意識到他做了什么,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的笑聲在這高粱地上空回蕩了片刻,楚云非聽他說道:“你啊你,你這樣做,他們明天回來肯定以為自己見了鬼。”
楚云非不以為意地說道:“沒抓他們出來已經(jīng)夠好了,就讓他們自己嚇自己幾天。”
他說著頓了頓。隔了幾秒,蕭律才聽自己的國舅說道:“而且鬼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一身正氣,就邪氣不侵。而且人橫豎都是要死,死了都是要變鬼的,提前適應(yīng)一下不好嗎?”
簡直歪理一套套。
蕭律笑著搖了搖頭,不打算跟他爭這些了,只說道:“走,我們回去。”
楚云非點頭,兩人便踏著月色從城外一路走回了城內(nèi),回到了華府,自然又是洗了一個澡不提。
在這之后,沒有看到過幾日全城收割高粱的盛景,蕭律便離開了。
于是那法術(shù)生效之后,聽到那在高粱地里胡來過的士兵嚇得直接病倒的消息,楚云非也無人能夠分享。
在飯桌上聽從太學回來的華俊帶著獵奇的興奮感跟父母講起這事,說那士兵在發(fā)著燒的時候直說胡話,說他明明看到那些高粱已經(jīng)壓垮倒伏,竟然又恢復了原狀,大佬也只是一笑置之,說了聲哪來這么多鬼。
又過得數(shù)日,高粱便徹底成熟了。
黎王封地這邊越是往北,高粱成熟的時間就要越往后推。他們的荒地開墾開了很遠,整個黎王封地內(nèi)只要是荒地,在這一季都種上了高粱。
每往北一百里收成的時間就要往后推一天,所以楚云非一路走過去,有足夠的時間看清各地高粱的長勢如何。
經(jīng)過這一年多時間的種植,所有人對這種作物都有了足夠的認知。到了收割的時候,個個都穿著長衫長褲,免得被割到。
收割高粱不比收割小麥水稻,用到的工具是鋤頭,要將高粱從土中挖出,再削穗。裝上板車運回家之后,還得將穗和桿上的皮去掉,最后將穗上的籽粒打下來。
整個秋收的季節(jié),黎王封地里都熱火朝天。
百姓都聽官府說過了,高粱的用途很廣,它的穗可以用來做掃帚,莖稈可以燃燒,也可蓋房子用,而且一畝高粱還非常高產(chǎn)。
楚云非算過,眼下的畝產(chǎn)量雖然因為受到條件限制,沒有達到極致的五百公斤,然而一畝產(chǎn)量還是可以達到兩百公斤到三百公斤左右。
這個數(shù)字簡直聞所未聞,整個黎王封地高粱大豐收,他們收割之后,原本一片片火紅的高粱地就剩下光禿禿的地面,還有上面一個個坑。
楚云非看了一圈,確定產(chǎn)量都達到自己了預期,華修給上面寫折子匯報的時候也非常欣喜,真是一下子從糧食最短缺的地方變成了糧食最多的地方。
等這些糧食入庫之后,大家都吃上了第一頓用高粱米做的飯,米飯吃到嘴里,百姓們終于完全放心下來,再加上今年春季種下的麥子收成,他們終于可以過一個糧食不會短缺的年了。
再之后,楚云非便開始著手釀酒的事。
他造了一個巨大的酒甄,將六百斤高粱浸泡一天之后拿出來,放進里面開始不停地蒸。
來圍觀的人很多,百姓們不是沒有釀過酒,而是沒有見過像華衡這么大手大腳去釀的,一口氣六百斤糧食呢。
在這個擠滿了人的小院子里,華修也來了,看著兒子問道:“這是要蒸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