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辦公室。
權限等級最高的校園監控系統,將【稷下學宮】內的每一個角落,無聲地投射在何宇面前的環形光幕上。
畫面中,那片學習區熱火朝天,充滿了某種野蠻生長的生命力。
一個主攻空氣動力學的少年,正和一個研究古代建筑榫卯結構的學生激烈爭吵,試圖用全新的氣動布局,來優化一座唐代風格的塔樓模型。
另一邊,一個專精神經科學的女生,正在為一位美術系同學充當模特,任由對方在自己手臂上繪制復雜的人體經絡圖,她們的課題,是研究“美學刺激對痛覺閾值的影響”。
何宇的嘴角,勾起一道滿意的弧度。
他當初那個被所有人視為“瘋狂”的計劃,成了。
思想的種子已經種下。
不同學科之間那道堅固的壁壘,正在被這群龍國最頂尖、最富活力的頭腦,用最原始、最熱烈的方式,一拳一拳地砸開。
現在,只需要等待。
等待它們在這片土壤里扎根,抽芽,最終結出足以震驚世界的果實。
何宇的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有節奏地敲擊著。
“是時候了。”
他自語。
“是時候,讓外面那些人也看一看,真正的未來教育,究竟是什么模樣。”
他剛準備接通宣傳部門的內線,讓他們策劃一個關于【稷下學宮】的深度報道,為接下來的計劃鋪路。
辦公室的門被無聲地叩響。
他的秘書走了進來,雙手遞上一個加密的電子拜訪申請。
光幕上彈出的申請人姓名,讓何宇的指尖猛地一頓。
陳曉卿。
這個名字在龍國,幾乎等同于“頂級紀錄片”本身。
他執導的《舌尖上的龍國》、《風味人間》,早已超越了普通電視節目的范疇,它們是收視率的奇跡,更是引爆全社會文化思潮的現象級作品。
何宇的腦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但最終都歸于一個決定。
他沒有絲毫猶豫,指尖在光幕上輕輕一點。
同意會面。
半小時后。
會客室里,那個外表儒雅,戴著黑框眼鏡,看起來更像一位大學教授的中年男人,坐在了何宇的對面。
但他那雙鏡片后的眼睛,卻透著一股能穿透人心的敏銳。那不是學者的審視,而是金牌導演在尋找故事時,獨有的洞察力。
“何校長。”
陳曉卿沒有半句客套,直接切入主題。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壓抑不住的激動,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我這次來,是代表我們國家紀錄片頻道,向您,向龍河大學,發出一個最誠摯的合作邀約。”
他的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灼灼地盯著何宇。
“我們敏銳地察覺到,您正在進行的【稷下學宮】計劃,它很可能……”
陳曉卿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尋找一個足夠分量的詞。
“將是徹底改變我們龍國未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教育走向的……一座里程碑!”
這句話,讓空氣都出現了瞬間的凝滯。
“所以,我們希望能有這個榮幸,能夠全程記錄下這個偉大的過程。”
“我們想拍攝一部系列紀錄片,名字我們都想好了,就叫《天才的碰撞》。”
“我們想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觀眾,去展示這些被外界稱為‘怪才’的年輕人,是如何在龍河大學這片神奇的土壤上,親手創造奇跡的。”
陳曉卿的提議,與何宇剛剛萌生的想法,不謀而合。
甚至,比他預想的還要完美。
學校宣傳部門的報道,影響力終究有限。
但國家臺的紀錄片,由陳曉卿親自操刀,其分量與覆蓋面,將是幾何倍數的增長。
為了完成系統發布的【天下第一】這個終極任務,獲得海量的社會影響力與公信力,這無疑是天賜的最佳選擇。
何宇平靜地迎著陳曉卿那充滿期盼的目光,緩緩點頭。
“我同意合作。”
這四個字,讓陳曉卿的眼中瞬間迸發出驚人的光彩。
合作敲定得異常迅速。
很快,一支由陳曉卿親自帶隊,匯集了國內最頂尖攝影師、錄音師、策劃人的攝制組,悄然進駐了【稷下學宮】。
他們沒有急著開機,而是像一群潛伏的獵手,用整整一周的時間,在學宮內四處觀察、記錄、篩選。
他們看到了無數足以拍成獨立短片的精彩故事。
但陳曉卿的目標,是尋找一個最核心、最極致、最能體現【稷下學宮】精神的戲劇沖突點。
一周后,在一間臨時改造的放映室里,攝制組的所有鏡頭素材,最終聚焦于一點。
陳曉卿按下了暫停鍵。
畫面上,是一個由三名學生自發組成的,看起來最為奇葩、也最具戲劇張力的研究小組。
鏡頭,最終對準了他們。
小組成員一:蘇曉曉。
一個極度自閉的編程天才少女,她永遠縮在角落,用一頂兜帽和長長的劉海將自己與世界隔絕,只有十指在鍵盤上翻飛時,才展露出屬于她的光芒。
小組成員二:一個神秘的生物少年。
他對人類毫無興趣,卻對昆蟲愛到了癡迷的程度。他的所有時間,都花在了與各種奇特的蟲子打交道上,據說能分辨出上萬種昆蟲的鳴叫。
小組成員三:一位神秘的音樂少女。
她能隨手譜寫出結構宏大、情感飽滿的交響樂章,卻有用詞障礙,無法與人進行超過三句話的正常交流。
而就是這樣三個幾乎無法與外界溝通的“怪才”,他們共同申請的研究課題,讓看遍了世間奇聞的整個攝制組,都感到了匪夷所思。
課題報告上,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
“通過分析一種特殊蝴蝶的翅膀振動頻率,將其轉化為一段具有數學規律的樂曲,并最終,將這段樂曲,編譯成一種全新的、無法被破譯的、生物加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