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河大學的這份“怪才”招生簡章,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整個社會,激起了遠比想象中更加猛烈的漣漪。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主流的教育界。
“嘩眾取寵!”
“這是對我們國家施行了數十年的高考公平制度的一種公然挑釁和破壞!”
京都,一間裝潢古樸的電視臺演播廳內,一位頭發花白、在教育界被譽為泰山北斗的老專家,面對鏡頭,情緒激動地拍著桌子。他手邊的茶杯,因這劇烈的震動而漾出了幾滴滾燙的茶水。
“教育,應該是普適性的,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這種只看重一技之長的‘偏科怪才’,進入大學,也只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幾乎在同一時間,國內某頂尖學府的校長,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篇措辭嚴厲的公開信。
“我奉勸何校長,不要被網絡上的虛名沖昏了頭腦,教育,是一項需要敬畏的事業,不是你用來炒作的工具!”
一字一句,都帶著居高臨下的審判意味。
一時間,無數的學術期刊、教育論壇、電視節目,都將炮口對準了偏安一隅的龍河大學。
各種質疑、批判、甚至謾罵,如同烏云壓城,讓龍河大學再次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然而,讓所有專家和學者都沒想到的是,這份在他們眼中“離經叛道”的招生簡章,在民間,卻引發了海嘯一般的回應!
那些來自權威的批評聲音,僅僅在網絡上發酵了不到半天,就被另一種更加龐大、更加洶涌的聲浪,徹底淹沒。
那不是簡單的反駁,那是一場積壓了太久太久的情緒總爆發。
無數被傳統教育體系壓抑、埋沒、甚至判定為“失敗者”的“怪才”和他們的家庭,仿佛在無盡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縷刺破蒼穹的……救命稻草!
“我兒子就是他們說的‘怪胎’!他記不住課文,但他能把一臺報廢的發動機拆了又裝,裝了又拆!老師天天罵他不務正業,可他才十五歲啊!”
“我女兒,數學常年不及格,但她畫的畫,能讓美院的教授都看呆!我們求爺爺告奶奶,沒有一所高中愿意收她,說她會拉低升學率!”
“救命稻草!這真的是救命稻草!何校長,求求您,看看我們的孩子吧!”
網絡上,無數類似的留言,帶著血淚,帶著不甘,帶著最后一絲掙扎的希望,瘋狂地刷屏。
他們瘋狂地涌入龍河大學的官網,涌入何宇的校長信箱。
第一天,一萬封。
第二天,五萬封。
第三天,當那個數字突破十萬大關時,龍河大學的郵箱服務器,終于發出了不堪重負的悲鳴,徹底癱瘓。
技術部門的電話,幾乎要打爆何宇的手機。
“校長!服務器又崩了!這已經是今天第三次了!”
“我們緊急擴容了,但根本沒用!郵件進來的速度太恐怖了,像洪水一樣!”
“校長,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夜深人靜。
校長辦公室里,只剩下服務器主機風扇低沉的嗡鳴聲。
何宇坐在辦公室里,沒有理會外界的喧囂,也沒有去管那些專家的批評。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片由無數封郵件組成的,浩瀚無垠的星海之中。
他一封一封地,仔細閱讀著這些充滿了渴望與天賦的郵件。
他點開一封郵件。
附件里,是一套手繪的《家鄉星空圖》。
圖紙有些粗糙,是用最普通的鉛筆和圓規畫的,但上面標注的每一顆星辰的位置、亮度、運行軌跡,其詳盡和精準程度,甚至超過了一些專業的天文臺。
何宇的指尖,在屏幕上輕輕劃過那些密密麻麻的標注。
他能想象到,在一個偏遠的山村,一個少年,夜復一夜,仰望著沒有光污染的璀璨星河,用最簡陋的工具,記錄下宇宙的壯麗。
郵件的正文,只有短短一行字,字跡歪歪扭扭,帶著一種少年人特有的質樸。
“校長,我物理不及格,但我真的……想去看看星星。”
何宇的呼吸,微微一滯。
他關掉這封郵件,又點開了下一封。
附件是一段程序代碼,和一個演示視頻。視頻里,一個虛擬的二次元女孩,正在與人進行著流暢的對話。
何宇親自下場,在對話框里輸入了一行文字:“你認為,什么是愛?”
幾秒鐘后,那個AI女孩回復道:“愛,是數據庫里,優先級最高的指令。是即便會造成系統過載,也無法終止的進程。是……我想和你聊天的這種感覺。”
這個回答,已經初具圖靈測試的水準。
何宇的內心,掀起波瀾。
他看向郵件的署名,一個女孩的名字。
信中寫道:“校長,我害怕和人說話,但我能和機器,聊一整天。”
何宇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
他仿佛能看到,一個蜷縮在房間角落里的孤獨女孩,只有在代碼和數據的世界里,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安寧與秩序。
他繼續往下看。
他看到了,一個少年發來的視頻,視頻里,他用口技,模仿出了上百種昆蟲在不同環境下的鳴叫聲,惟妙惟肖,堪稱“蟲語者”。
他看到了,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工匠”,發來了他獨立設計并打造的一臺蒸汽朋克風格的機械臂的圖紙和成品照片,那復雜的齒輪結構和精妙的傳動系統,讓機械工程系的教授都為之側目。
他還看到了,一個自稱“野生中醫”的年輕人,發來了他默寫整本《本草綱目》的掃描件,旁邊還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自己對于各種草藥藥性的獨到見解……
一封封郵件。
一個個被埋沒的天才。
一段段被壓抑的人生。
看著那些附帶的,證明著各種聞所未聞、千奇百怪才華的作品和視頻,即便是見慣了大場面的何宇,此刻,也感到了發自內心的……深深震撼。
那不是發現人才的喜悅。
那是一種沉甸甸的,混雜著惋惜、憤怒與責任感的復雜情緒。
他靠在椅背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那口氣息仿佛帶著萬鈞之重。
他看著屏幕上那依舊在瘋狂跳動刷新,仿佛永無止境的郵件收件箱,有些哭笑不得地自語道:
“我們龍河大學的影響力……什么時候,已經這么恐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