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爺最近這段時間,過的相當精彩。
每天吃過早飯,也不管年歲已高,外面數九寒天,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出門,去村口屋子與人閑談。
天天都去,樂此不疲。
那日和老伴兒一同從床上醒來后,
對著老伴兒的第一句話:
“那大師,是修行之人??
有個修行之人,在咱們家住了兩天,還吃了兩頓我做的飯?
老伴兒啊,你快掐我一下,讓我看看是不是做夢?!?
“做什么夢,你不是都看見了嗎,真沒想到,那大師真的是修行之人。
小神醫也厲害,還有修行之人當朋友?!?
原來,那天在倉嘉用賜禮佛光幫助二老洗禮之后,等二老醒來,就猜到了倉嘉是修行之人。
一時之間,只覺得不敢相信。
以前都聽說修行之人個個傲氣的很,沒想到,自己碰到的卻那么平易近人。
還睡了自己家的床,吃了自己家的飯。
這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
而且醒來之后,老兩口都感覺身體發生了變化,輕快了不少,面色也開始帶著紅潤。
平時的那些小疼小病也一時之間,全不見了蹤影。
一定是那大師的法術,老兩口心里想著。
自那以后,張二爺雖然沒見了倉嘉和易年。
但是自己的變化和遇見那修行之人的事情,可得說給村里的老少爺們聽聽。
這不,今天早飯過后,就直接來了村里大伙平日里聚會聊天的地方。
這里原本還是有人住,后來舉家搬進了城里,房子就空了出來。
張二爺見冬天大伙都閑在家里無處可去,就找了幾個人收拾了一番,添了些桌椅板凳。
把這里當成了夏日里村中大樹底下一樣的休息閑談之處。
這不,張二爺一進屋來,里面已經有了不少人了。
中間一個燒柴的火爐,里面柴火燃的正旺,熱氣四溢,屋里十分暖和。
都是山民,打些柴也不費什么事。
里面有兩桌,正打著牌,都是鄉里鄉親,玩的不大,全當是冬天閑暇日子的消遣。
還有幾個婦女,有帶著孩子的,有手里做些針線活的,在一旁聊著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
眾人見張二爺進來,立馬都起身歡迎。
張二爺見這場面,雖然天天都是這樣,可還是一樣高興,恨不得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下去。
臉上原本因為倉嘉洗禮后的褶皺已經減輕了幾分,可這幾日,偏偏又給笑出來了。
“村長,那修行之人真的在你家住了兩天,還吃了你兩頓飯?”
“那大師原來不是普通和尚,我就說我那天好像看見大師身上有金光呢,原來真的是修行之人?!?
“小神醫也真厲害,還有修行之人做朋友,我看他倆說話時的語氣,那大師對小神醫客氣著呢?!?
“那天救人,要不是小神醫和那大師,真的不敢想咱們村子現在得是什么樣?!?
“就是就是”
“張二叔,你再給我們講講那大師給你的金光唄,那到底是什么樣子啊?!?
張二爺看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只是滿臉笑意的抽著大煙袋,也不吱聲。
眾人見狀,安靜下來點,張二爺清了清因為抽了幾十年的大煙袋有些沙啞的嗓子,說道:
“都想聽?”
“想”
“好,那我就再給你們講講,話說啊,那天我送了小神醫和大師出去……”
原本喧囂吵鬧的房間,隨著張二爺并不是太華麗的詞匯,講著那天的事情后,開始逐漸安靜,
偶爾,也有兩聲叫好聲……
窗外,大雪紛飛,寒風刺骨
屋里,其樂融融,溫暖如春
隨著張二爺的故事最后一個字從嘴里伴著青煙出去后,原本安靜的屋子,立時叫好聲一片,
還有人催促著說從頭再講一遍,剛才來的晚,前面沒聽見。
一時間,從落針可聞,又到了嘈雜無比…
就在這時,門開了,寒風夾著雪花,進了屋里,不過,也很快就融化了。
張二爺心想著:
誰啊,來這么晚,這一會還得再講一遍,不過也好,反正今天還沒有說夠。
心里想著,臉上也帶著笑意向門口看去。
想看看這人究竟是誰。
剛進屋那人,雙手拿著兩個包裹,腋下還夾著兩個。
身上胸前也掛著,身后背上,一個碩大的竹簍,里面裝了滿滿的小包,看著像是藥包。
進屋來,沒手關門,就伸出腳,把門帶上。
一雙粗布鞋,上面沾滿了雪。
關上門后,跺了兩下,把腳面的雪清掉。
然后把身上手上的包裹也盡數放下,又取下背后的竹簍,放在門口。
胡了胡頭上的雪,一張白凈平和的小臉,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張二爺故事里,和大師相交甚好的小神醫,易年。
易年進屋之后,把東西放下,看著大伙都在,和眾人打了個招呼。
眾人一見是剛才故事里的小神醫,立馬熱情的開始打著招呼,千人千口,登時,把易年的頭,好像都喊大了一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屋里一時間,好不熱鬧。
好在張二爺明事理,是村長,在眾人中威望最高,特別是近幾天,又高了幾分。
趕緊喊著大伙消停點,這你一言我一語的,房蓋都要掀開了。
村民聽了張二爺的話,也逐漸安靜了下來,看著這么給自己臉面的眾人,這種感覺,還真好。
不過沒那么多時間享受,趕緊走到易年面前,問道:
“小神醫啊,這大雪天的怎么來了,最近村里也沒什么病人啊?!?
易年看著張二爺,問了聲好,接著說道:
“今天來送些藥材,周邊的幾個村子已經送過了,咱們這是最后一個”。
“那也不能這大雪嚎天的日子來啊,把小神醫凍壞了怎么辦?
而且,咱們青山鎮人少,小神醫你這大包小裹的送了這么多,我們得什么時候能吃的完啊?!?
易年聽了,解釋道:
“只今天有些空閑,就送來了。多也不多,得用的久些。
上面都寫好了字,到時誰有需要,就按照上面的拿。
方子什么的也有,都在里面。
要是還有什么不懂的,等有赤腳醫生路過,大伙多問問便是?!?
張二爺一聽易年這話,感覺有什么不對,急著對易年說道:
“小神醫,你這是什么意思啊,老漢我聽得有些懵啊?!?
易年看著眼前的老人,和屋中眾人,緩了口氣,說道:
“明日要離開青山一段時間,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
所以給大家多送了點藥,也不知能用到什么時候。
要是沒了我還沒回,那大家可能就得辛苦些,去別的鎮里瞧病了?!?
眾人聽了易年的話,竟不知道說些什么了。
易年習慣了來青山村,眾人也都習慣了易年。
“易年哥哥,你別走好不好”
一個小小的身影,從人群鉆出,直接撲到了易年身上,嘴里還哭喊著:
“不要走好不好,我舍不得易年哥哥”。
這小小身影不是別人,正是被易年所救的小虎子。
易年見小虎子這個樣子,心里也有點不是滋味。
單手抱著小虎子,另一只手擦去小虎子臉上的淚珠,安慰著說道:
“小虎子乖,哥哥走了又不是不回來了,只是出去外面辦些事,等回來的時候,我給你帶外面的玩具好不好。”
“不好,我不要玩具,我就要易年哥哥”,
小孩子的話語有些感動了易年,眼里也有了淚痕,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張二爺見狀,把小虎子接了過去,對著易年問道:
“小神醫,那你打算什么時候啟程啊”
“明日便走”,易年輕聲回答。
張二爺張了張口,想要說什么,但一個字也沒有說出,本想放下小虎子抽口煙袋,可看著易年,還是沒有拿起來。
易年現在也不知道說什么。
這也是少年,
這一次面對離別。
把藥材的種類,用法,用量,對著的癥狀,一一講給村民。
也不知道,他們聽沒聽進。
話說完了,易年也不會那離別的客套話,向著眾人行了一禮,轉身出門,進了風雪中。
而身后的眾人,也都默默的跟著出來。
易年在前面走著,眾人在后面跟著,慢慢的向村口移動。
易年到了村口,眾人也到了村口。
易年來到了村口刻著青山鎮的石碑處,眾人也跟著來到了石碑處。
易年聽的見身后眾人,也感覺的到。
到了石碑,易年轉身回看,眾人的臉上,都掛著淚痕,在這風雪中,輕輕飛舞。
“大伙別送了,這天太冷,快些回吧,要是凍壞了,染了風寒,我送的藥可就用不了多久啦”
易年開著玩笑說道,或許是想給這離別,減輕幾分沉重的味道。
說了半天,眾人還是依舊站著,易年見了,也知道眾人意思。
行了一禮,回身,向著青山走去。
眾人見那身影漸漸走遠,慢慢消失在風雪中,相互看看,默默的轉身,走向了青山鎮。
只是,少了些笑語,多了些感傷,也不知哪天,才能消的完…
易年又沿著五里鄉路五里山路,在風雪中,向著青山走去。
只是,身后沒了竹簍,眼里多了清淚。
這條路易年走了好多次,多到自己都有些記不清楚。
回了院,師傅他老人家還是躺在中廳,易年前些日子做的躺椅上,看著竹園。
廚房那里,一個魁梧的身影正在忙碌著。
易年見了,和師傅問聲好,就走向了廚房,幫著章若愚忙著。
章若愚一邊炒著菜,一邊問著易年:
“你這次出去,打算多久回來???”
“不知道,我現在也說不清,可能會很快,也可能會很久吧,不知道?!?
易年一邊填著柴火,一邊回答著。
“那具體要去哪知道嗎,總得有個去處???”
“也不知道,等出了鎮,走一步看一步吧?!?
“你這是出門嗎,連個具體要去的地方都沒有,那要是想去找你,去哪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著,竟有些急了。
“師傅說了,不用找。告訴我了,想回來的時候就回來”
易年依舊慢悠悠的解釋著。
“唉,隨你吧,要是想家了就回來,我來給你做飯”,
章若愚說著,炒菜的手沒有停下,只是用肩膀,在易年看不見的地方,抹了抹眼角。
飯好,三人圍著桌子,看著滿桌的可口飯菜,卻沒人先動筷子。
老人見了,說道:
“至于嗎,不就是出去看看。
一點沒有為師當年的影子。
為師當年可是說走就走,說不出的逍遙自在?!?
易年見師傅打趣的說法,臉上也有了點笑容。
章若愚見了,端起酒杯,對著易年道:
“我不是什么文人雅士,說不出感人的離別贈與,用咱山里人的話,都在酒里了?!?
說著,滿滿一杯酒,直接入了肚,臉色頓時潮紅起來。
易年見了也不再矯情,和小愚一個樣子,端起酒杯就一飲而盡,不過酒量比小愚好了不少,臉上沒什么變化。
兄弟兩個就在這酒桌之上,對飲起來。
你一杯,我一碗,喝著酒,說著話。
說起了小的時候,
說起了山上鳥窩,
說起了小愚娶親,
說起了河里捕魚,
說起了做飯難吃,
說起了青山太小。
說著說著,壯漢竟然哭了。
嘴里不清不楚的嘟囔著:
“沒事就回來,我媳婦做飯比我還好吃?!?
酒醉之人,說話本就沒有邏輯。
老人只是在旁邊默默的吃著,偶爾說兩句,喝喝酒。
就在小愚喝的不省人事,倒頭就睡時,師傅也放下了碗筷。
易年此時也有些醉了,不過比小愚強些。
起身走向廚房,想去煮點醒酒湯。
“別煮了,今晚讓小愚睡我屋里吧”
易年聽著師傅的話,有些愣了。
師傅又開口說道:
“你在這陪我聊聊天,把他抬我床上去吧,沒事”。
易年聽了,點了點頭,單手扶起這魁梧的漢子,抬到了師傅那簡陋的屋里。
放到床上,蓋上被子,旁邊放了茶水,半夜醒了口渴時喝。
出了收拾了桌子,燒水煮了茶,和師傅兩個人,靠在躺椅上,喝茶,聊天。
“不用擔心師傅,沒你的時候,也照樣活著,還能少操點心呢”
“嗯,知道?!?
“明日走的時候,幫我捎幾封信?!?
“給誰?”
“上面有名字”
“在哪?”
“不知道,碰見了就送,碰不見就收著?!?
“嗯,知道了,師傅”。
之后,無話,師徒倆就這么靠在躺椅上。
師傅看著竹園,
徒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就在這時,竹園傳來了一聲脆響,好像有什么東西進去,或者出來。
天太黑,看不清。
“師傅,竹園有響聲,好像是竹子斷了,什么東西聽不清,我去看看。”
易年耳朵靈光,聽見了聲響。
老人沒有什么表示,只是淡淡的說著:
“不用,斷就斷了吧,沒什么大事,看了這么多年,斷了一根,又能怎么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