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嘆息道:“我自然是知道你母親的不容易,難得她還肯冒著奇險去救人,我有什么見怪的,只是你今日與我說這話,想必也是打算跟明教的人北上了。”
凌波點頭,復(fù)又磕了一個頭道:“父母都深陷于大都,為人子女,我早就恨不能飛去,只是明教要與中原武林握手言歡,若沒有我等證人,別人也不會相信,說來我和陸和師弟忠良之后的名聲沒想到這時候用上了。”說罷也是自嘲。
張三豐道:“你不要這樣想,父祖輩英雄了得,本就是讓人自豪的事,你們都不去以他們的名聲謀福利,乃是將他們的只想發(fā)揚(yáng)光大,這是再好沒有的。只是太師父年紀(jì)大了,只能在這里看著你們早去早回。”縱使一代宗師,此時也不過是等待孩子回家的垂暮老人,聽得俞凌波一身難受。
不過張三豐到底豁達(dá)之人,繼而又道:“阿翹,這些日子我也看了,你的武學(xué)雖高,可內(nèi)力不足,多以招式取勝,可偏偏我武當(dāng)修煉的乃是“九陽神功”,不知道與“九陰真經(jīng)”有無沖突,這一去我想了個巧宗,你卻要認(rèn)真學(xué)習(xí)。我創(chuàng)的太極拳,你已學(xué)會了,另有一套太極劍,不妨現(xiàn)下傳了你。“
張三豐說得輕巧,但是這“太極劍”與”太極拳“一樣乃是他苦心所創(chuàng),只是劍法一道更重自然,張三豐知道俞凌波練得乃是峨嵋基礎(chǔ),故此相傳。
凌波自然不敢違背太師父的話,只是擔(dān)心,“太師父的本事,山高海深,知不知道我何時才能學(xué)會。”
張三豐撫須一笑,道:“即炒即賣,新鮮熱辣。不用半個時辰,一套太極劍法便能教完。”
凌波吃了一驚,但想起太師父教張無忌“太極拳”時也不過一夜,不由信心大增。開始請教。只見張三豐左手持劍,右手捏個劍訣,雙手成環(huán),緩緩抬起,這起手式一展,跟著三環(huán)套月、大魁星、燕子抄水、左攔掃、右攔掃……一招招的演將下來,使到五十三式“指南針”,雙手同時畫圓,復(fù)成第五十四式“持劍歸原”。張無忌不記招式,只是細(xì)看他劍招中“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之意。
凌波看的認(rèn)真,開始還有些急于求成,但慢慢似乎體會到太師父的苦心,慢慢感受這劍法中蘊(yùn)含的道理,竟是無招勝有招,大巧若拙,正好補(bǔ)充她武功的不足,滋養(yǎng)內(nèi)家修為。不過這門武功她學(xué)了后竟是全部忘記,如是者三才明白張三豐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nèi)f化,無窮無盡。
練成之后,果然神清氣爽,再次叩謝太師父。這邊明教的人不幾日辭別張三豐師徒,首途前往淮北再去大都。張無忌和俞連波這般好手,何況心念師伯,便也一起去了。
明教一行人曉行夜宿,向東北方行去,一路上只見田地荒蕪,民有饑色。沿海諸省本為殷實富庶之區(qū),但眼前餓殍遍野,生民之困,已到極處。群豪慨嘆百姓慘遭劫難。卻又知蒙古人如此暴虐,霸居中土之期必不久長,正是天下英雄揭竿起事的良機(jī)。
正感嘆間,忽然見一對元兵追逐一伙壯漢,一條黑衣大漢手挺長矛,眼看跑不掉,竟是反向沖出,元兵當(dāng)者辟易,無人敢攖其鋒。只見那大漢長矛一閃,便有一名元軍被刺,倒撞下馬。只是雙拳難敵四手,元兵源源不斷,這樣下去,不免還是要毒手。
張無忌看了看這大漢形貌,驚詫道:“常大哥?”說罷對陽頂天稍微示意,就上前去相救。向旁邊之人要了一桿綠沉槍,雙手一擺,先將幾個沖近前的兵卒掃飛,隨即一槍,直取元將咽喉。
那元將大驚,大驚,慌忙反手一揮,那柄太阿劍橫掠而過,噌的一聲輕響,原來是他意欲用寶劍削去這平平無奇的槍頭。可張無忌何等武功,內(nèi)力早已經(jīng)與武器融為一體,不用出手就將他震開。一旁周顛嫌他麻煩,一刀結(jié)果了元將。俗話說將為兵膽,眾元兵被刺,倒撞下馬。眾元兵驚呼連連,四下奔逃。
楊逍等見這大漢威風(fēng)凜凜,無不贊嘆:“好一位英雄將軍。”此時張無忌早已看清楚那大漢的面貌,正是當(dāng)年帶他去蝴蝶胡求醫(yī),這些年來常自想念的常遇春大哥。于是連忙上前道:“常大哥,想煞小弟也。”縱身而前,緊緊握住了他手。
常遇春一怔,也認(rèn)出了他,正待好好說話,卻看到陽頂天騎著特制的馬而來,趕緊翻身下拜,口稱“見過教主。”原來常遇春歸五行旗中巨木旗下該管,陽頂天復(fù)位教主等等情由,已得掌旗使聞蒼松示知。知道他們此行經(jīng)過淮北,故此在這里等候。
常遇春邀請群豪入寨,殺生宰羊,大擺酒筵,說起別來情由。這幾年來淮南淮北水旱相繼,百姓苦不堪言。常遇春無以為生,便嘯聚一班兄弟,做那打家劫舍的綠林好漢勾當(dāng),倒也逍遙快活,山寨中糧食金銀多了,便去賑濟(jì)貧民。元軍幾次攻打,都奈何他不得。
第二日,常遇春又帶來一位張無忌的熟人,乃是當(dāng)年救了他和楊不悔的徐達(dá),不過看他一身傷心憔悴,想必有大事稟報。
果然,徐達(dá)拜見過后就道:“六月上旬,我們便得到消息,大伙兒好生歡喜,朱元璋大哥和兄弟們商量,該當(dāng)備甚么禮物慶賀教主才是。淮北是苦地方是沒什么拿得出手的,幸得會期尚遠(yuǎn),大伙兒便一起上山東去闖闖。我們生怕給官府認(rèn)了出來,因此扮作了趕腳的騾車夫,不料在菏澤附近,掄刀使槍,十分兇狠,將我們車中的客人都趕了下去,叫我們?nèi)ソ虞d別的客人,那時只當(dāng)是要我們出苦力。卻不料大車?yán)镒龅亩际呛蜕校抑齑蟾绠?dāng)過出家人,認(rèn)得那都是少林寺的大師傅。”頓了頓,又道:“得到河間府,遇上了六輛大車,也是有人押解,車中坐的卻是俗家人。吃飯之時,我聽得一個少林僧跟一個新來的客人招呼,苦笑說道:‘宋大俠,你也來啦!’然后就被分開,我們我們載著少林群僧到了大都。”
楊逍等人“啊”的一聲,顯然沒想到竟然這么巧。
徐達(dá)絮絮叨叨,又要說些具體過程,如何逃避元兵眼線俞凌波心念父母,卻有些著急,問道:“你們到了大都,可知道他們這些人關(guān)在哪里了?”
張無忌趕緊打個圓場,站起身來問:“他說是宋大俠?那人怎生模樣?”男兒落淚,看的大家心中都覺不妙,果然聽徐達(dá)哽咽道:“
徐達(dá)道:“那人瘦長身材,五六十歲年紀(jì),三絡(luò)長須,相貌甚是清雅。”這果然是宋遠(yuǎn)橋的形貌。
俞凌波大喜,忙向他賠了個不是,又說道:“你們兄弟幾人甘冒奇險,確定了我?guī)煵侣洌媸桥c我們有大恩,不置可否請出來讓我們拜謝。”
誰知他不說這話還好,一說起來,徐達(dá)竟是虎目落淚,看的大家都覺得心里”咯噔一下“,頓覺不祥,果然聽他哽咽道:”那伙兇人.其實也就是元兵,領(lǐng)著我們,將少林群僧送到西城一座大寺院中,叫我們也睡在廟里。朱,朱大哥猜到他們要下毒手,挨著鞭子看出那是’萬安寺‘,我們知道韃子殘暴,千方百計要逃.我們裝得呆頭呆腦,湯和兄弟和鄧愈兄弟又假裝爭五錢銀子,笨手笨腳的打了一場架,顯得半點不會武功。誰知,誰知就是這樣,第二日那個韃子世子就說讓我們到廣場領(lǐng)飯,竟是埋伏好了弓箭射死了所有民夫,我命大被湯和兄弟擋了一下,只能裝死被扔到野地里,也虧得那些元兵不打我們當(dāng)人,也不掩埋,這才,這才逃了一條命來。“
我吧明太祖寫死了哈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