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都是誤會,誤會而已,就沒必要驚擾政教處了吧。”
不料,陳遠根本不理會他的話,把目光移向了別處。
保安看出陳遠這是鐵了心要整整白峰,于是拽了一把白峰的衣領。
“別磨嘰了,大丈夫要敢作敢當!跟我走!”
“哎!陳老師......”
鬧劇結束,陳遠也沒放在心上,離開學校就回到了自己的古玩店。
“德叔,剛才我進來的時候,看到隔壁店鋪正在往外搬東西,怎么回事?”
“隔壁的張老板經營不下去了,那店面正在轉讓呢。”
“轉讓......”
陳遠摸了摸下巴。
自己現在得了不少玉石,古玩店這么一看就顯得有點小了。
如果可以拿下旁邊轉讓的店鋪,將兩個店面打通,這樣一來顯得文軒齋更大一些,又可以用來做玉石倉庫
“德叔,你去聯系隔壁店的張老板,把店鋪盤下來。”
“好。”
李德全直接就撥通了張老板的電話。
半晌,李德全按住手機擴音器,說道:“阿遠,張老板說他的店面哪里還有一年的租期,合約可以七十萬轉讓給我們。”
“德叔,你做主就可以了。對了,以后店里200萬一下的買賣都有你全權做主,不用詢問我。”
陳遠和李德全一起經歷過幾次生死,如果李德全他都信任不過,這個世界上他信任的人就沒有幾個了。
李德全一愣,想不到陳遠一下子放如此大的權力給自己。
“阿遠,你就不怕我虧空公款?”
“德叔,你要是那種人,我不放權給你,你也早已經把文軒齋虧空得差不多了。”陳遠笑說道。
可不是,自從接手文軒齋以來,日常全部是李德全打理,陳遠自己就是一個甩手掌柜,他真要是孔祥熙那種人,要虧空公款,早不知道把陳遠賣了多少回了。
“就沒見過你這樣的老板,那有給那么多錢打工的管,加工資、必須加工資!”李德全抱怨了起來。
白龍、白虎兩人是抿嘴偷笑不已,幾個新聘請來的伙計是驚訝不已,從來就沒有見過老板和員工之間會如此彼此信任。
很快李德全電話里就和張老板談好了轉讓的細節,沒過多久隔壁店主張老板也帶著合同來了,雙方簽訂了合同,隔壁店鋪也正式轉入陳遠手里。
陳遠應下來,迫不及待的打開了店門。
店鋪的面積確實不大,一百平方米不到。
被閑置出來的時間不長,也沒什么異味。
陳遠親自拿起掃把打掃灰塵,李德全則是讓伙計把送來的玉石陳列柜一一放入。
經過了一番精心擺放,墻面的四周都有相應的陳列架,起到了拓充視野的效果。
乍一看,店鋪比之前大了許多。
一進門,就能看見正中間有個上窄下寬的支架,柱子上的紋路鬼斧神工。
陳遠滿意地環視了一圈,笑著看向李德全,“德叔,覺得怎么樣?”
“感覺還是少了點什么......對了,這最中間的架子上少了個能鎮場子的!”
說著還比劃著,這支架不大不小。
放大件怕掉,放小件怕不氣派。
店里似乎還沒有符合這種大小的寶貝,也沒足以大放異彩,放在店中間的。
陳遠思索一會兒,二話不說,拿起一把美工刀,在置物的表面鏤出了一個孔洞。
然后拍了拍支架的邊緣,扭頭對著店里的其他伙計道:“你們快去把那個孔雀玉石給放過來。”
“孔雀玉石?”
李德全一愣,他這兩天凈偷懶來著,只知道有一批玉石,卻沒注意到還有個什么孔雀玉石?
幾個伙計根據陳遠的指示,果然搬來了一塊孔雀玉石。
這玉石透著帝王綠獨一無二的鮮明色彩,上面還有濃淡不一的條狀花紋,呈孔雀開屏的圖案。
李德全只是看了一眼,就移不開目光了。
“阿遠,這......這么個寶貝你從哪兒搞來的?”
話落,吃驚地盯著陳遠,嘴巴都合不上了。
他怎么不知道阿遠還有這么一塊大寶貝!
陳遠笑著讓幾個伙計把孔雀玉石抬在支架上,大小正合適。
“這是我之前在聶總那里開出來的。”
“這塊石頭的原石他送給我了,沒想到被我開出來這幅孔雀圖。”
李德全嘖嘖稱奇,豎起一個大拇指:“阿遠,那你這個運氣沒的說啊,都可以去買彩票了。”
幾個伙計也紛紛討論。
“我看不止吧,老板肯定是因為眼力好。”
“就是,老板謙虛了,開玉石哪有說的這么簡單。”
經過伙計這么一提點,李德全也仔細觀察起這對玉石。
發現這對玉石是被對半切的,才有了一雄一雌兩只孔雀。
這其中的手法看似隨意,實際非常講究。
陳遠見眼前的孔雀石熠熠生輝,波光流轉,也是心情大好。
李德全對著眾伙計吩咐道:“你們注意了,這塊玉石就是我們店的鎮店之寶,你們幾個給我輪流看好了,出了事情我扒了你們的皮!”
聽了這話,伙計們面面相覷,哪敢掉以輕心。
這玉石的價值,就算不說,也能猜到不菲。
安排完這些事情之后,陳遠直接回家,店里的日常讓李德全打理就夠了,只有李德全看不準的東西才去店里一下。
自己現在好歹也是有幾千萬現金的老板了,可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
剛在沙發上坐下,手機就響了起來,卻是村首的來電。
“阿遠,村里的修路的事情,上頭的審批已經下來了。”黃一山激動說道。
這個陳遠并不意外,整條路都是村里出資自建,不用財政一分錢,只要上面的人不是豬,都不會卡住不讓修。
“......阿遠,其實修路用不了那么多錢,你這一下子打來兩千萬......”
“村首,多的錢就留下給村子后續發展,除了修路,我們可以像別的有錢的村一樣搞個基金會......專門用來資助村里的小孩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