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漁火
1953年6月7日傍晚,高雄港的潮水帶著咸腥氣漫過旗津半島的灘涂。林默涵蹲在“海興“漁具店后巷,用砂紙細(xì)細(xì)打磨著一根竹制釣竿,眼角余光卻始終鎖定著巷口那盞忽明忽暗的煤油燈。三天前他以“陳阿水“的身份租下這間瀕臨倒閉的小店,此刻釣竿第二節(jié)的竹腔內(nèi),正藏著用蠟封好的摩斯電碼本。
“吱呀——“巷口木門被推開,穿藏青色短打的少年挎著魚簍走進來。林默涵注意到他左腳微跛,簍中三條石斑魚擺尾的幅度刻意保持著“三短兩長“的節(jié)奏。這是他抵達高雄后啟用的第三個接頭暗號,前兩個因發(fā)現(xiàn)可疑人員監(jiān)視已緊急作廢。
“老板,竹仔竿怎賣?“少年將魚簍擱在門檻上,閩南語里混著生硬的客家腔調(diào)。他右耳后那顆紅痣在暮色中若隱隱現(xiàn)——這是趙大海情報里提到的關(guān)鍵特征。
林默涵放下砂紙,指尖在釣竿握把處輕叩三下:“要沉水的還是浮水的?“這是確認(rèn)對方身份的暗語。
“半沉半浮最好,“少年突然改用普通話,左手食指在魚簍邊緣劃出半圓,“就像月亮浮在港面上?!?
暗號對上的瞬間,林默涵嗅到對方袖口飄來的柴油味。這是軍港輪機艙特有的氣息,混雜著機油與海水的味道。他轉(zhuǎn)身從貨架取下那支特制釣竿:“這種竹節(jié)最韌,經(jīng)得起風(fēng)浪?!斑f竿時,掌心悄然將一枚蠟丸塞進對方袖口。
少年接過釣竿的剎那,巷口突然傳來皮鞋敲擊石板路的聲響。兩人同時望向巷口,三個身著便衣的男人正站在煤油燈投下的光暈里,為首者嘴角那顆痦子在燈光下格外刺眼——是魏正宏!
“阿水老板,“魏正宏把玩著腰間的槍套,皮靴碾過地上的魚鱗片,“這么晚還做生意?“他身后兩名特務(wù)已經(jīng)堵住退路,右手都插在褲袋里。
林默涵將砂紙扔進腳邊的桐油桶,濺起的油星在燈影里劃出弧線:“阮漁民起早貪黑慣了,官爺要買漁具?“他故意將“阮“字咬得很重,這是本地漁民常用的自稱。
魏正宏的目光掃過少年手中的釣竿,突然冷笑一聲:“這竿子不錯,借我看看?!吧焓志鸵Z。林默涵搶先一步握住竿梢,看似隨意地將釣線拋向空中,尼龍線在空中劃出的弧線恰好擋住特務(wù)的視線。少年趁機將蠟丸塞進魚鰓,順勢將魚簍翻倒在地。
“哎呀!“少年踉蹌著跌坐在地,石斑魚在青石板上蹦跳,其中一條恰好滑到魏正宏腳邊。特務(wù)們的注意力被滿地亂跳的魚吸引的瞬間,林默涵的竹竿“意外“折斷,第二節(jié)竹筒滾落到墻角。
“混帳!“魏正宏一腳踢開石斑魚,皮鞋底碾碎了魚眼。他彎腰撿起斷裂的竹節(jié),手指在中空的竹筒里摸索著。林默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真正的情報藏在釣竿第三節(jié),此刻正握在少年顫抖的手中。
“報告組長,“巷口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特務(wù)氣喘吁吁跑來,“左營那邊發(fā)現(xiàn)可疑電臺信號!“
魏正宏的手停在竹筒深處,臉上肌肉抽搐著。他狠狠瞪了林默涵一眼,將竹節(jié)摜在地上:“收隊!“皮鞋聲漸漸遠去,林默涵這才發(fā)現(xiàn)后背的襯衫已被冷汗浸透。
少年抱著斷裂的釣竿蜷縮在墻角,渾身抖得像風(fēng)中的竹葉。林默涵蹲下身,用閩南語安撫道:“莫驚,他們走了。“他撿起地上的石斑魚塞進魚簍,注意到少年右手食指有道新鮮的燙傷疤痕——情報里說趙大海上周檢修輪機時被蒸汽燙傷,看來眼前這人確實是自己要聯(lián)絡(luò)的輪機兵。
“跟我來?!傲帜鹕倌曜哌M漁具店內(nèi)間,掀開墻角的防潮布,露出底下的暗格。暗格里藏著一部拆散的收發(fā)報機,零件被偽裝成漁具配件。他從貨架底層抽出一盒魚鉤,倒出里面的鐵鉤,露出藏在盒底的微型相機。
“把魚鰓里的東西拿出來。“林默涵擰亮礦燈,光束照亮少年顫抖的手指。蠟丸被剝開的瞬間,一張米粒大小的膠卷掉在玻璃臺面上。這是趙大海冒險拍下的軍港布防草圖,此刻正泛著幽藍的微光。
牙膏密語
凌晨三點,旗津天后宮的晨鐘剛敲過第一響。林默涵站在漁具店閣樓窗前,用紅布蒙住手電筒,對著港內(nèi)編號“107“的燈塔閃爍信號。三短兩長的光束刺破薄霧,在海面上劃出金色軌跡——這是通知上線“海燕已就位“的信號。
樓下傳來輕微的響動,林默涵迅速將手電藏進圣經(jīng)封面的夾層。這部1948年版的《新舊約全書》是他從臺北帶來的,書頁間早已被掏空,正好容納微型收發(fā)報機的電子管。
“陳老板?!摆w大海端著兩碗番薯粥走進閣樓,軍綠色粗布衫已換成漁民常穿的靛藍短打。這個三十歲的輪機兵有著水手特有的黝黑皮膚,左手腕上還留著被鐵鏈勒出的疤痕——那是三年前拒絕為走私軍火船開船時留下的印記。
林默涵接過粗瓷碗,注意到對方小指指甲蓋缺了一塊。趙大海察覺到他的目光,苦笑道:“上個月拆定時炸彈時被夾的?!八每曜犹羝鹜肜镂ㄒ坏南痰?,小心地分成兩半,蛋黃恰好露出“左營“兩個字的刻痕。
這是情報傳遞的新方法。林默涵從床板下摸出一管“美孚“牌牙膏,尾部用細(xì)針戳出小孔。他旋開牙膏蓋,將鋁制管身在熱水中浸泡片刻,然后用鑷子從管口抽出卷成細(xì)條的微縮膠卷。膠卷在臺燈下展開,軍港泊位分布圖上,美軍第七艦隊的錨地位置被紅鉛筆圈出。
“這是左營港最新的布防圖,“趙大海指著膠卷上的鉛筆痕跡,“上周剛調(diào)整的反潛網(wǎng),聲吶陣列在小琉球附近?!八蝗粔旱吐曇?,“昨天檢修''中字號''登陸艦時,聽見美軍顧問說要提前軍演?!?
林默涵的心猛地一跳。原定15日開始的“中美聯(lián)合軍演“若提前,留給他們的時間就只剩不到一周。他從工具箱里取出一根空心針管,將膠卷重新卷成細(xì)條塞進針筒,然后小心翼翼地注入牙膏管尾部的夾層。這個方法是撤離臺北前,老方傳授的應(yīng)急技巧——利用牙膏管金屬內(nèi)壁與膏體間的空隙藏匿情報。
“明天把這個送到''三興''修船廠,“林默涵將牙膏管遞給趙大海,管身上用指甲劃出三道刻痕,“交給穿灰色中山裝的人,就說''阿水托買的進口貨''?!八貏e強調(diào),“對方會問''要薄荷還是留蘭香'',你答''要帶海水味的''?!?
趙大海將牙膏管塞進貼身的荷包,那里還藏著半塊啃剩的麥餅。這個細(xì)節(jié)讓林默涵想起1947年在上海聯(lián)絡(luò)站,老方總在情報袋里塞幾塊餅干——“餓著肚子干不了革命“,老站長常說這句話。
突然,窗外傳來漁船歸港的汽笛聲。林默涵迅速吹滅油燈,閣樓陷入一片漆黑。兩人屏住呼吸趴在地板上,透過木板縫隙看見三個黑影正圍著漁具店打轉(zhuǎn),手電筒光束在門板上劃出猙獰的圖案。
港務(wù)局檔案室的檀木柜在臺風(fēng)夜的暴雨聲中微微震顫。林默涵蜷縮在通風(fēng)管道內(nèi),軍靴底粘住的蜘蛛網(wǎng)在氣流中顫動。他咬開手電筒后蓋,將微型相機固定在槍管改制的支架上——這是老方留下的遺物,此刻鏡頭正對準(zhǔn)下方保險柜第三層的藍色卷宗。
鐵皮通風(fēng)口被螺絲刀撬開的瞬間,巡邏警衛(wèi)的皮靴聲由遠及近。林默涵懸在半空的身體突然繃緊,右手食指精準(zhǔn)按住快門,左手同時撒出魚線。相機快門聲被暴雨吞沒的剎那,樓下傳來警衛(wèi)悶哼與金屬警棍落地的脆響——魚線在走廊轉(zhuǎn)角形成的絆索成功了。
他像壁虎般貼著管道內(nèi)壁下滑,落地時膝蓋微屈卸力。保險柜內(nèi)的布防圖在手電筒光束下泛著油光,第三頁標(biāo)注的反潛網(wǎng)坐標(biāo)被紅墨水圈出。林默涵突然想起趙大海的話,美軍顧問提到的“提前軍演“或許與這份圖紙有關(guān)。
“魏正宏的人又回來了?!摆w大海的聲音帶著顫音,他的手不自覺地摸向腰間——那里藏著一把磨尖的魚刀。
林默涵按住他的手腕,指尖在對方掌心寫下“燈塔“二字。趙大海立刻會意,慢慢挪到后窗。那里有根直通地面的排水管,是林默涵租下店面時特意檢查過的逃生通道。
“把膠卷帶走,“林默涵低聲道,“去左營天后宮,找住持說''求平安符''?!斑@是緊急撤離方案,啟用這個暗號意味著他們必須暫時中斷聯(lián)系。
趙大海點點頭,咬開漁網(wǎng)線將自己和排水管捆在一起。下滑時,他后腰的帆布包蹭到窗臺,半包香煙掉在地板上。林默涵撿起煙盒,發(fā)現(xiàn)是“新樂園“牌——臺北憲兵隊的特供煙。這個發(fā)現(xiàn)讓他心頭一沉:趙大海的身份可能已經(jīng)暴露。
黑影開始撞門,門板在鉸鏈處發(fā)出痛苦的**。林默涵將那半包“新樂園“塞進灶膛,然后抓起煤油燈潑向柴堆?;鹕嗨查g竄起,濃煙從煙囪滾滾而出,在黎明前的天空中形成黑色煙柱——這是約定的緊急信號,告訴潛伏在附近的同志“據(jù)點已暴露“。
當(dāng)魏正宏帶著特務(wù)踹開后門時,只看到熊熊燃燒的漁具店。火光照亮他猙獰的面孔,他一腳踹翻消防水桶,皮靴碾過滿地魚鱗片發(fā)出咯吱聲響,厲聲嘶吼:“給我搜!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出來!“
林默涵此刻正躲在三百米外的咸草堆里,透過草葉縫隙看見特務(wù)們在火場周圍布下警戒線。他摸出藏在草帽夾層的指南針,指針指向東北方——那里是旗津天后宮的方向。必須趕在趙大海之前到達那里,確認(rèn)那份布防圖的安危。
兄弟重逢
天后宮的晨鐘敲到第七響時,林默涵混在進香的漁民中走進大殿。香爐里騰起的青煙嗆得他直咳嗽,眼角余光卻在香客中快速搜索。趙大海不在,倒是神龕左側(cè)的簽筒前,一個熟悉的背影讓他渾身一僵。
那人穿著藏青色學(xué)生制服,右手握著的竹簽在筒中搖晃的頻率,分明是“三短兩長“的摩斯電碼!林默涵的心臟驟然縮緊,這個節(jié)奏是他和弟弟林默遠小時候發(fā)明的秘密信號,用在緊急情況下確認(rèn)彼此身份。
竹簽落地的聲音清脆如冰裂。那人彎腰去撿的瞬間,林默涵看清了他耳后那顆月牙形的胎記。八年前在南京碼頭分別時,這個胎記還只有指甲蓋大小,如今已長到硬幣尺寸。
“默遠......“林默涵的聲音卡在喉嚨里,像被魚骨刺住。他看著弟弟將竹簽放回筒中,轉(zhuǎn)身時臉上的笑容突然凝固——林默遠的左眼纏著厚厚的紗布,滲出血跡的繃帶在香火映照下泛著暗紅。
兩兄弟在繚繞的青煙中對視,時間仿佛凝固成1945年那個雪夜。當(dāng)時林默遠也是這樣站在南京金陵大學(xué)的校門口,左眼纏著紗布,手里攥著被特務(wù)撕毀的進步刊物。
“哥?“林默遠的聲音嘶啞得像砂紙摩擦,他下意識地摸向腰間——那里藏著什么?槍還是手銬?林默涵的右手悄悄移到背后,握住了藏在腰帶里的勃朗寧。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魏正宏帶著四名特務(wù)沖了進來,皮靴踏碎了滿地的香灰?!鞍鼑饋?!“他的槍口直指林默涵,“陳阿水,我們又見面了。“
林默涵將弟弟護在身后,手指扣住扳機:“魏隊長真是陰魂不散。“眼角余光瞥見神龕后的紅綢布動了一下——那里藏著人!
“把他抓起來!“魏正宏的話音未落就僵住了。林默遠突然擋在哥哥身前,左手扯開校服領(lǐng)口,露出掛在脖子上的銀質(zhì)十字架:“魏組長,這是誤會,他是我表哥?!?
魏正宏的目光在十字架上停留片刻。這是天主教輔仁大學(xué)的?;诊椘罚谂_灣的外省學(xué)生中很常見。他狐疑地打量著林默涵:“你弟弟?“
“是表的,“林默遠搶先回答,同時用腳尖在林默涵鞋尖上劃了個圈——這是危險信號!“我表哥從臺南來投奔我,還沒找到住處......“
“是嗎?“魏正宏突然抓住林默涵的手腕,將他的手扭到背后,“那正好跟我們回隊里''住''幾天。“特務(wù)們一擁而上,冰冷的手銬鎖住了林默涵的手腕。
經(jīng)過神龕時,林默涵看見紅綢布下露出半截藍色袖口——和趙大海昨天穿的衣服顏色一致!他突然劇烈掙扎起來:“放開我!我要見神父!“這個舉動讓魏正宏更加確信他心里有鬼,厲聲喝道:“帶走!“
押解途中,林默涵注意到弟弟始終保持著三步距離,左眼紗布滲出的血跡越來越多。經(jīng)過旗津輪渡站時,林默遠突然腳下一滑,撞在押解的特務(wù)身上。混亂中,一張小紙條悄無聲息地飄進林默涵的褲腳——是用摩斯電碼寫的“明晚八點,愛河鐵橋“。
高雄市警察局的審訊室比臺北的更加簡陋,水泥墻上布滿彈孔。魏正宏將臺燈直射林默涵的臉,強光刺得他睜不開眼。“說!你的上線是誰?“審訊者的皮靴踩在散落的文件上,其中一份正是林默涵偽造的戶籍資料——臺南漁民“陳阿水“。
林默涵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落在對方胸前的鋼筆上——那是美國派克51型,只有軍情局高級官員才能配備。“我只是個賣漁具的......“
“賣漁具需要用摩斯電碼?“魏正宏突然將一疊照片摔在桌上,全是林默涵和趙大海在巷口接頭的畫面。最清晰的那張,恰好拍到他遞給對方釣竿的瞬間。
林默涵的心跳漏了一拍。這些照片的拍攝角度表明,至少有兩名特務(wù)在不同位置監(jiān)視。看來從他抵達高雄的第一天起,就已經(jīng)掉進了魏正宏布下的陷阱。
“趙大海在哪兒?“魏正宏的聲音陡然拔高,皮靴狠狠踹在桌腿上,金屬桌腿與水泥地面摩擦發(fā)出刺耳聲響,“共軍可能進攻東山島,司令等著這份布防圖制定防御計劃!再不說,我讓你弟弟來陪你!“
這句話擊中了林默涵的軟肋。他想起八年前那個雪夜,特務(wù)闖進家里搜查時,弟弟死死護住藏有電臺的木箱,任憑警棍落在背上?!耙蚓痛蛭遥 吧倌甑乃缓鹇曋两襁€在他耳邊回響。
“他死了?!傲帜蝗婚_口,聲音平靜得像一潭死水,“在漁具店火災(zāi)里燒死了?!八牢赫瓴粫嘈?,但這能爭取時間——按照摩斯電碼的約定,如果他沒有在明晚八點出現(xiàn)在愛河鐵橋,默遠就會啟動第二套方案。
魏正宏冷笑一聲,從抽屜里拿出個金屬盒子。打開的瞬間,林默涵的瞳孔驟然收縮——里面是那支被折斷的竹制釣竿,第三節(jié)竹筒已被撬開,露出里面藏著的微型膠卷!
“你以為把膠卷藏在釣竿里就安全了?“魏正宏用鑷子夾起膠卷在燈光下晃動,“可惜你的小同黨太不經(jīng)打,還沒動刑就全招了。“
林默涵閉上眼睛,趙大海叛變的事實像燒紅的烙鐵燙在心上。他想起那些被蒸汽燙傷的手指,想起魚簍里“三短兩長“的暗號,突然意識到所有細(xì)節(jié)都可能是魏正宏精心設(shè)計的陷阱。
“說不說?“魏正宏將膠卷湊近煤油燈,火苗舔舐著膠片邊緣,“再不說,這份''中美聯(lián)合軍演''的布防圖就要變成灰燼了。“
林默涵猛地睜開眼。對方知道軍演的事!這個情報讓他渾身冰涼——只有高層才有機會接觸到軍演計劃,難道組織內(nèi)部出了叛徒?
突然,審訊室的門被推開。一名特務(wù)慌張地跑進來,在魏正宏耳邊低語幾句。審訊者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狠狠瞪了林默涵一眼,抓起膠卷沖出房間。走廊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夾雜著“將軍要親自審問“的驚呼。
林默涵癱坐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襯衫。他知道“將軍“指的是誰——臺灣防衛(wèi)總司令孫立人。讓這位四星上將親自過問一個“漁具店老板“的案子,只能說明那份布防圖的重要性遠超想象。
深夜的牢房彌漫著霉味。林默涵靠在冰冷的墻壁上,用指甲在磚縫里刻下摩斯電碼。這是他和弟弟約定的最后聯(lián)絡(luò)方式,如果默遠能看到這些劃痕,就會知道他被關(guān)押的位置。
“哥!“鐵門外突然傳來熟悉的聲音。林默涵撲到柵欄邊,看見林默遠穿著憲兵制服站在走廊盡頭,左眼的紗布已經(jīng)換成新的?!澳阍趺?.....“
“我現(xiàn)在是憲兵隊少尉,“默遠的聲音壓得很低,他迅速打開牢門,“快走!孫立人明天就要提審你。“
林默涵跟著弟弟穿過迷宮般的走廊,每一步都踩在記憶的碎片上。1947年南京街頭,少年默遠也是這樣拉著他狂奔,身后是追捕的特務(wù);1949年上海碼頭,弟弟塞給他的那包銀元硌得胸口生疼;現(xiàn)在,這個曾經(jīng)在作文里寫“要做哥哥那樣的人“的少年,正帶著他逃離國民黨的監(jiān)獄。
“你的眼睛......“穿過鐵絲網(wǎng)時,林默涵摸到弟弟纏著紗布的左眼。
“被流彈擦傷的,“默遠輕描淡寫地帶過,“在舟山群島撤退時。“他突然停下腳步,從口袋里掏出個油紙包,“這是趙大海托我轉(zhuǎn)交的。“
油紙包里是半管“美孚“牙膏,尾部有三個指甲刻痕——這是情報安全送達的暗號。林默涵擰開牙膏管,在月光下看見夾層里的微縮膠卷完好無損。
“趙大海是自己人?“林默涵震驚地看著弟弟。
默遠點點頭,左眼的紗布在夜風(fēng)中飄動:“他是''海燕''計劃的備用聯(lián)絡(luò)人,我們故意讓他''叛變'',就是為了讓你拿到這份真的布防圖。“他突然抓住哥哥的手,掌心的老繭硌得林默涵生疼,“哥,組織決定讓你完成最后一步——把膠卷送到廈門?!?
鐵絲網(wǎng)外傳來巡邏隊的腳步聲。默遠將一支鋼筆塞進林默涵口袋:“這是微型相機,拍完軍演就去旗津漁港,有艘''大福''號漁船會送你出海?!?
兩兄弟在黎明前的薄霧中擁抱。林默涵摸到弟弟后背的傷疤,縱橫交錯像張地圖?!罢疹櫤米约?,“他在默遠耳邊輕聲說,就像無數(shù)次送別時那樣。
“哥,“默遠突然叫住他,“媽......她去年冬天走了?!?
林默涵的腳步頓住了。他想起母親總在燈下縫補衣服,想起她塞在書包里的煮雞蛋,想起1949年離別時母親站在碼頭,白發(fā)在風(fēng)中飄動如旗。這些畫面突然碎成雪花,紛紛揚揚落滿記憶的荒原。
“告訴媽,“林默涵的聲音哽咽了,“我完成任務(wù)就回家?!八D(zhuǎn)身沖進晨霧,沒有回頭。身后,林默遠舉起右手敬禮,直到哥哥的身影消失在街角——這個動作,他在鏡子前練了整整三年。
軍演前夜
6月14日的高雄港籠罩在緊張氣氛中。美軍第七艦隊的“安提坦“號航空母艦停泊在主航道,艦載機在湛藍的天空中劃出白色軌跡。林默涵混在碼頭工人中搬運木箱,帆布帽壓得很低,眼角卻始終鎖定著艦橋上飄揚的星條旗——那里是布防圖上標(biāo)注的指揮中心。
三天前從監(jiān)獄逃出來后,他就以“陳阿水“的身份混入美軍后勤服務(wù)隊。這個身份是默遠用憲兵隊檔案庫的空白文件偽造的,連指紋都做了特殊處理。此刻他工作服口袋里,那支鋼筆相機的金屬外殼正硌著肋骨。
“嘿!苦力!“一個美國水兵用生硬的中文喊道,他指著甲板上的纜繩,“把那個搬到倉庫去!“林默涵點點頭,彎腰時悄悄按下鋼筆頂端的快門。相機鏡頭藏在筆帽的銅環(huán)里,取景器通過反光鏡投射到筆身的磨砂玻璃上——這是上海地下黨研制的“鋼筆三號“,1948年他在南京路綢緞莊用過同款。
搬運纜繩時,他的手故意在水兵的筆記本上蹭了一下。紙張上鉛筆勾勒的艦艇分布圖讓他心跳加速——這比趙大海提供的布防圖詳細(xì)得多,標(biāo)注了反潛網(wǎng)的具體坐標(biāo)。林默涵假裝系鞋帶,用鋼筆相機連續(xù)拍攝,快門聲被海浪拍打船舷的聲音完美掩蓋。
突然,擴音器里傳來英語廣播:“所有人員立即撤離碼頭,演習(xí)預(yù)演即將開始?!傲帜S著人流走向出口,眼角余光瞥見魏正宏正站在海關(guān)大樓的鐘樓下,手里拿著望遠鏡掃視人群。
撤離途中,他在公共電話亭前停下。投幣時,手指在撥號盤上按下“3-1-4“——這是通知默遠“情報已獲取“的暗號。電話接通后,他用閩南語對著話筒說:“阿母,藥買好了,明早坐船回去。“這是約定的撤離信號,“坐船“意味著他將在24小時內(nèi)離開臺灣。
回到藏身的廢棄魚寮時,暮色已經(jīng)浸透了旗津半島。林默涵將鋼筆里的膠卷取出,塞進那支“美孚“牙膏的夾層。這個過程他重復(fù)了二十三次,每一次都像第一次那樣緊張——1949年在廣州,他曾因膠卷曝光導(dǎo)致整個聯(lián)絡(luò)站被毀,那個教訓(xùn)刻在骨子里。
突然,魚寮的木門被推開。趙大海站在門口,左臂纏著繃帶,腰間的魚刀換成了美式***?!瓣惱习澹八拈}南語比上次流利許多,“船準(zhǔn)備好了,明晚八點準(zhǔn)時開航?!?
林默涵注意到他身后的陰影里站著兩個人,軍靴在沙地上留下的腳印很深——是美軍陸戰(zhàn)隊的作戰(zhàn)靴。他慢慢握住藏在魚簍里的匕首:“你們是誰?“
“別緊張,“趙大海舉起雙手,繃帶下露出“青天白日“刺青,“我們是''國防部保密局''的人?!八砗蟮娜送瑫r舉起證件,封皮上的鷹徽在暮色中閃著寒光。
林默涵的心沉到了谷底。原來從一開始就是個圈套,趙大海根本不是什么“輪機兵“,而是魏正宏安插的誘餌。他悄悄按下藏在袖口的信號器——這是最后的緊急措施,會引爆藏在魚寮夾層的炸藥。
“孫立人將軍要見你,“趙大海向前一步,***的槍口始終對著林默涵的胸口,“他對紅黨的潛伏技術(shù)很感興趣?!?
林默涵突然笑了:“你們抓錯人了,我只是個賣漁具的。“他故意拖延時間,右手悄悄伸向魚簍底部的引爆器。
“是嗎?“趙大海從口袋里掏出個東西扔過來。林默涵接住一看,是半塊發(fā)霉的麥餅——1947年上海聯(lián)絡(luò)站的餅干!這個發(fā)現(xiàn)讓他渾身一震:趙大海認(rèn)識老方!
“老方讓我轉(zhuǎn)告你,“趙大海突然改用普通話,“''海燕歸巢,勿念''。“這句話像電流擊中林默涵,這是老站長犧牲前約定的暗號,只有他和三個核心成員知道!
就在這時,海面突然傳來劇烈的爆炸聲。趙大海臉色驟變:“軍演提前了!“他身后的保密局特工同時轉(zhuǎn)身望向港口,林默涵趁機按下引爆器。
劇烈的爆炸掀翻了魚寮的屋頂。林默涵在濃煙中翻滾,抓起那支藏著膠卷的牙膏沖向海灘。身后傳來趙大海的嘶吼:“抓住他!膠卷不能落入共軍手里!“
他沖進齊腰深的海水里,冰冷的浪濤裹挾著他向遠處的漁船游去。身后的槍聲在夜空中綻放,子彈在水面上激起一串串漣漪。林默涵想起八年前離開南京時,母親站在碼頭喊“活著回來“,此刻這句話像溫暖的潮水包裹著他。
當(dāng)“大福“號漁船的輪廓出現(xiàn)在晨霧中時,林默涵的體力已經(jīng)接近極限。他舉起那支“美孚“牙膏,對著漁船亮起手電筒——三短兩長的摩斯電碼在海面上跳動。這是他在臺灣發(fā)出的最后一組信號,也是“海燕“計劃的終點。
甲板上突然亮起回應(yīng)的燈光,同樣是“三短兩長“。林默涵笑了,他知道那是默遠。弟弟終究還是違背了“不準(zhǔn)參與一線行動“的命令,親自駕船來接他了。
爬上漁船的瞬間,林默涵癱倒在甲板上。默遠跪在他身邊,用匕首撬開牙膏管,膠卷在晨光中泛著珍珠般的光澤。“哥,我們成功了?!暗艿艿穆曇魩е耷唬笱鄣募啿加譂B出了血。
林默涵握住弟弟纏著繃帶的手,掌心的溫度融化了八年的分離。遠處,美軍艦隊的演習(xí)已經(jīng)開始,爆炸聲在海峽上空回蕩。他想起老方常說的那句話:“我們的事業(yè)在黑暗中進行,但終將迎來光明?!按丝蹋@句話正在晨光中緩緩展開。
海燕歸巢
1953年6月15日清晨,廈門港的潮水帶著熟悉的閩江口氣息漫過灘涂。林默涵趴在漁船底部的水柜里,聽著甲板上解放軍戰(zhàn)士的腳步聲。這個姿勢他保持了七個小時,腰椎的舊傷隱隱作痛——1948年在淮海戰(zhàn)役中被炮彈震傷的部位,陰雨天總會提醒他那些埋在記憶深處的日子。
“陳同志,安全了?!八裆w被掀開時,陽光刺得他睜不開眼。一個穿著海軍制服的年輕人伸出手,領(lǐng)章上的五角星在晨光中閃閃發(fā)亮。林默涵握住那只溫暖的手,突然想起1938年在延安,第一次見到老方時,那位老黨員也是這樣握住他的手:“歡迎回家,同志。“
上岸后的第一頓早餐是白粥配蘿卜干。林默涵小口啜飲著熱粥,眼淚卻不爭氣地掉在碗里。這是他五年來第一次吃到?jīng)]有摻沙子的米飯,也是第一次不必在吃飯時警惕周圍的動靜。負(fù)責(zé)接待的同志遞給他一條毛巾,輕聲說:“慢慢吃,這里是自己的地方了。“
膠卷沖洗在海軍基地的暗房里進行。當(dāng)布防圖的影像出現(xiàn)在相紙上時,幾位軍官同時倒吸冷氣——圖上不僅標(biāo)注了美軍第七艦隊的錨地位置,還有反潛網(wǎng)的聲波頻率和魚雷發(fā)射管的具體參數(shù)?!斑@些數(shù)據(jù)能讓我們的潛艇在海峽來去自如?!耙晃慌宕魃賹④娿暤能姽偌拥卣f。
匯報工作時,林默涵詳細(xì)講述了潛伏臺灣的經(jīng)歷。提到趙大海時,他特意說明:“雖然他是保密局的人,但在關(guān)鍵時刻選擇了幫助我們。“這句話讓會議室陷入沉默,最后那位海軍少將說:“在特殊戰(zhàn)場上,敵人和朋友的界限往往很模糊?!?
傍晚的廈門海灘,林默涵坐在礁石上,看著歸航的漁船在暮色中連成燈的河流。默遠的信放在膝頭,弟弟在信里說已經(jīng)安全返回臺北,正在籌備新的聯(lián)絡(luò)站。“哥,你常說我們是海燕,注定要在暴風(fēng)雨中飛翔?!靶诺慕Y(jié)尾寫道,“等全國解放那天,我想和你一起回南京,看看中山陵的雪松。“
風(fēng)吹過海峽,帶著臺灣島的氣息。林默涵將信疊成紙船,輕輕放進海水里。紙船載著兄弟倆的約定,在暮色中漂向遠方。他知道,在看不見的戰(zhàn)線上,還有無數(shù)像默遠這樣的年輕人,正帶著信念在黑暗中前行。
遠處的軍營響起熄燈號。林默涵站起身,對著臺灣的方向敬了個標(biāo)準(zhǔn)的軍禮。這個禮敬給犧牲的老方,敬給潛伏在敵人心臟的默遠,也敬給所有在“海燕計劃“中獻出生命的無名英雄。
回到宿舍時,桌上放著一套新的軍裝和一張調(diào)令——他被任命為海軍情報處參謀,負(fù)責(zé)分析從臺灣傳回的軍事情報。窗外,月光照亮墻上的標(biāo)語:“一定要拿回寶島“。林默涵撫摸著標(biāo)語上的字跡,想起老方臨終前的囑托:“我們這代人沒能看到統(tǒng)一,你們一定要完成這個使命。“
夜深了,廈門島沉浸在寂靜中。林默涵鋪開信紙,在臺燈下寫道:“親愛的母親,我已安全抵達大陸。您常說''好男兒志在四方'',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寫到這里,他再也忍不住,趴在桌上失聲痛哭。八年潛伏生涯積壓的恐懼、思念和委屈,在這一刻全部化作滾燙的淚水。
窗外的月光溫柔地灑在信紙上,像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著他的后背。林默涵擦干眼淚,繼續(xù)寫道:“等臺灣解放那天,我一定帶著默遠回家,在您墳前磕三個響頭......“
遠處的海面上,燈塔的光束在夜空中劃出金色的軌跡,像在為那些仍在黑暗中航行的“海燕“指引方向。林默涵知道,只要還有一個黨員潛伏在敵人心臟,“海燕“的使命就不會結(jié)束。而他和弟弟,將在這條看不見的戰(zhàn)線上,繼續(xù)書寫屬于紅黨人的忠誠與信仰。
港務(wù)處的茶道
高雄港的晨霧還未散盡時,林默涵已經(jīng)站在墨海貿(mào)易行二樓的辦公室窗前。望遠鏡里,左營軍港的灰色艦影正緩緩移動,像一群蟄伏的鋼鐵巨獸。他輕輕轉(zhuǎn)動旋鈕,將焦距對準(zhǔn)碼頭工人肩上的號子燈——三短兩長的閃爍,是“老漁夫“傳來的安全信號。
“沈先生,港務(wù)處的王秘書來電話,說張?zhí)庨L請您今晚去家里吃便飯。“伙計阿忠的聲音打斷了他的觀察。林默涵放下望遠鏡,鏡片在晨光中映出他金絲眼鏡后的銳利眼神。三天前遞交的申請終于有了回音,這場鴻門宴注定是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他從紫檀木抽屜里取出錦盒,里面躺著一套明代永樂年間的青花茶具。這是組織特意從香港古董商手中收購的“敲門磚“,價值足夠在高雄鹽埕區(qū)買下半條街的鋪面。手指撫過溫潤的瓷面,他想起臨行前首長的囑咐:“在敵人心臟跳舞,既要踩準(zhǔn)節(jié)奏,又不能露出破綻?!?
傍晚六點,黑色福特轎車停在港務(wù)處長張啟泰的日式庭院外。林默涵提著茶具禮盒,用閩南語向開門的傭人問好:“勞煩通報,墨海貿(mào)易行沈墨來訪?!巴ピ豪锏蔫肿訕渖成匙黜?,幾只麻雀驚飛而起,掠過掛著“忠孝傳家“匾額的門楣。
張啟泰穿著絲綢長衫坐在榻榻米上,手指間夾著雪茄。這位留日歸來的處長顯然對茶道頗有研究,看到青花茶具時眼睛亮了亮,卻不動聲色地用日語寒暄:“沈君從日本回來多久了?“
“昭和二十三年(1948年)歸國,“林默涵熟練地跪坐在榻榻米上,開始溫杯燙盞,“在早稻田讀書時,常去淺草寺附近的茶寮,對茶道略知皮毛。“他的動作行云流水,茶筅攪動茶湯的姿態(tài)帶著刻意練習(xí)過的優(yōu)雅。
張啟泰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他的手。當(dāng)茶匙在茶碗邊緣輕敲三下時,這位港務(wù)處長突然笑了:“沈君的點前手法,倒像是跟木村流的傳人學(xué)的。“
“處長好眼力,“林默涵將抹茶碗順時針轉(zhuǎn)三圈半遞過去,“大學(xué)時確實受教于木村宗慎先生。“他知道這是關(guān)鍵的試探——木村流茶道特有的“三轉(zhuǎn)半“手法,是組織特意為他準(zhǔn)備的身份注腳。
酒過三巡,張啟泰的手指在茶具上摩挲:“沈君的貿(mào)易行想做蔗糖出口?現(xiàn)在高雄港的泊位可緊張得很。“
“所以才來叨擾處長,“林默涵往他酒杯里添酒,閩南語說得愈發(fā)流利,“聽聞下個月有三艘挪威貨輪要靠港,若是能優(yōu)先裝卸......“
“優(yōu)先?“張啟泰冷笑一聲,吐出煙圈,“現(xiàn)在軍用品運輸都排到下個月了,你讓我怎么優(yōu)先?“他突然壓低聲音,“上周海關(guān)剛抓了個**,就藏在糖倉里,用蔗糖包傳遞情報。“
林默涵的心臟驟然收緊,臉上卻依舊掛著溫和的笑:“處長說笑了,我沈墨是生意人,只懂賺錢,不懂那些政治把戲。“他拿起茶壺續(xù)水,壺嘴傾斜的角度恰到好處,在榻榻米上形成微型的摩斯密碼——這是給窗外可能存在的同志的安全信號。
張啟泰盯著他的眼睛:“聽說沈君和警備司令部的李參謀關(guān)系不錯?“
“只是生意往來,“林默涵從皮夾里抽出照片,“上周李參謀伉儷還來店里選購洋貨,說要寄給臺北的親戚。“照片上,他與穿著軍裝的“李參謀“并肩而立,背景是墨海貿(mào)易行的柜臺——這張由組織偽造的合影,耗費了香港地下黨三個月的時間。
當(dāng)林默涵告辭時,那套青花茶具已經(jīng)擺在了張啟泰的博古架上。轎車駛過高雄港的防波堤,他從后視鏡里看到張府二樓的燈光亮了又滅——三短一長,這是他在茶席間用茶杯擺放位置傳遞的情報:港務(wù)處長已初步被策反。
回到貿(mào)易行時,陳明月正坐在燈下核對單據(jù)。這位名義上的“沈太太“今天穿了件月白色旗袍,發(fā)髻里的銅簪在燈光下泛著冷光?!岸继幚砗昧??“她頭也不抬地問,鋼筆在貨運單上劃出流暢的線條。
林默涵從她手中接過單據(jù),目光掃過“貨物重量:3572噸“的字樣。這個數(shù)字經(jīng)過加密處理,實際代表左營軍港停泊的驅(qū)逐艦數(shù)量。他從書架上抽出《唐詩三百首》,夾在書頁間的女兒照片已經(jīng)微微泛黃。六年前抱著曉棠在南京玄武湖拍的這張照片,如今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明天把單據(jù)寄給香港的興隆行,“他輕聲說,“用紅色火漆封口。“
陳明月點點頭,將銅簪從發(fā)髻中取出。簪頭旋開,露出里面空心的管腔——這是用來存放微型膠卷的地方?!皬垎⑻┯袀€在左營軍港當(dāng)副官的侄子,“她突然說,“我從菜市場王婆那里打聽到的,他每周三下午會去明星咖啡館喝咖啡。“
林默涵心中一動。這正是他需要的突破口。窗外,高雄港的燈塔開始閃爍,光柱刺破夜幕,在海面上劃出巨大的扇形。他想起臨行前女兒稚嫩的聲音:“爸爸什么時候回家?“現(xiàn)在,他終于有了答案——當(dāng)所有燈塔都為同一面國旗亮起時。
凌晨三點,閣樓的發(fā)報機發(fā)出輕微的蜂鳴。林默涵戴著耳機,手指在電鍵上跳躍。摩斯電碼通過電離層傳向北方,像一只穿越海峽的海燕:“已與港務(wù)處長建立聯(lián)系,首次情報將于三日內(nèi)發(fā)出。建議派人與左營軍港張副官接觸?!?
電鍵聲停了,他從抽屜里取出安眠藥瓶——這是模仿張啟泰的習(xí)慣準(zhǔn)備的道具。瓶底貼著一張極薄的微縮膠卷,里面是高雄港未來一個月的軍品運輸 schedule。明天,這瓶藥將“不小心“遺落在港務(wù)處的辦公室,完成他在臺灣的第一次情報傳遞。
窗外的海風(fēng)帶著咸腥味鉆進閣樓,吹動桌上的《唐詩三百首》嘩嘩作響。書頁停在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林默涵用指尖輕輕拂過“家書“二字,仿佛能觸到女兒溫?zé)岬哪橆a。在這個白色恐怖籠罩的孤島上,他知道自己不僅在為國家戰(zhàn)斗,更為了讓所有像曉棠一樣的孩子,能在和平的陽光下長大。
天快亮?xí)r,他才躺在地板上的簡易床鋪上。隔壁房間傳來陳明月均勻的呼吸聲,這個比他小七歲的姑娘,正用青春和生命掩護著他的使命。月光透過木窗欞照進來,在兩人之間劃出一道無形的楚河漢界。林默涵想起她白天說的話,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或許,在這片孤獨的海面上,他并不完全是孤身一人。
高雄港的汽笛聲再次響起,悠長而蒼涼。新的一天開始了,而海燕的使命,才剛剛展開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