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今天下雪了。”他說。
董靈鷲笑,看著他道:“真巧。”
“對,真巧,陛下恰好今天放我回來,我路上看見下雪了,想到你喜歡看雪,心里很高興。”他語言簡樸,很誠懇地說。
鄭玉衡其實是有辦法把這意思表達得很精致的,但他看著董靈鷲,才華辭藻一概失靈,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真誠的眼神。
“所以你就撲過來啦?”董靈鷲溫溫柔柔地說,“你怎么跟小孩子一樣。”
鄭玉衡不是小孩子了,他已經二十歲,前幾個月七夕行過冠禮,但他對董靈鷲的喜歡,卻還時常流露出純粹的特質,那么積極、那么可愛。
董靈鷲向一側挪了挪,將絨毯分給對方一半,讓他坐到自己旁邊,然后低手把皚皚抱上來,摟在懷里。
天氣一日日地寒下去,皚皚的毛也越長越密,就像個雪白的毛絨團子。
鄭玉衡伸手撥了撥暖爐,從懷里掏出一卷書,遞給董靈鷲。
“《北山酒經》?”董靈鷲掃了一眼書名。
“對。”他道,“我跟陛下要的,我記得你這里有上卷,這是下卷。之前你看了上卷,說很有意思,我在歸元宮瞧見,就把它要來了。”
“誠兒說給你就給你了?”董靈鷲挑了下眉。
“我幫了陛下這么多事,他總得賞我點兒什么吧?”鄭玉衡一邊說,一邊理所當然地輕輕點頭,他的目光上下游移地看了董靈鷲一遍,道,“你穿厚一點,我們出去看雪吧。”
董靈鷲還沒回答,一旁早就無可奈何的瑞雪當即把眉頭一皺,她算是服了鄭玉衡了,一天能讓他氣出個好歹來,連忙說:“你還是太醫呢,小鄭大人,我要是身在前朝,早就彈劾你了,越來越像個恃寵而驕的佞臣!”
臉上露出了一點笑意的趙清也道:“鄭大人最能折騰了,前幾天月婉姑姑陪著娘娘去落月庵,杜尚儀一個沒看見,就不知道鄭大人把娘娘帶到哪里去了,她還說呢,要是碰掉了太后的一根頭發絲,可真是包藏禍心的亂臣賊子。”
董靈鷲有些心動,就道:“我哪有那么嬌氣。”
瑞雪:“從前您可不這樣,別的不說,要是讓外面那群小丫頭看見了,娘娘的威嚴何在。”
鄭玉衡跟她辯論:“誰說有威嚴就要寸步不離慈寧宮了?再說我們也不當著眾人的面,我跟她悄悄去,你們都留在這兒看屋子,別人肯定不知道。”
趙清反應得比較快,睜大眼睛,忍不住道:“你這人怎么連我們都要爭寵啊……”
董靈鷲一邊翻了翻《北山酒經》,一邊任由幾人討論。她大略翻了一遍,將書放到一旁,然后站起身。
她一起身,瑞雪和趙清就知道娘娘的意思了——都怪小鄭大人。兩人將厚衣服取來,又加了一件帶著毛絨領子的玄金披風,將董靈鷲的釵環一一扶正,最后才依依不舍看著鄭玉衡牽著她的手從后門偷偷走了。
李瑞雪望著兩人背影,無奈地搖頭,跟趙清道:“真不跟上去?”
趙清思索片刻,道:“鄭大人是太醫,孰輕孰重,他肯定清楚。而且有鄭大人陪著,她一定很開心。”
外面的雪還在下,紛紛揚揚,雖是初雪,卻并不薄弱,倒有一股綿綿不絕的氣勢。
董靈鷲單手在披風里抱著手爐,另一只手由他緊緊的牽著,鄭玉衡帶她避開了當值的女使和內侍,規劃好了一個隱蔽又快捷的路線,很快便走到錦芳園中,園里大多數的花還未開放,只剩下一片冬日開放的香蘭雪,覆著一層潔白,香氣悠長。
兩人的鬢發,衣衫間,都落了一層薄薄的雪霜。鄭玉衡伸手撫過她的發,一經接觸,便忍不住就抱了她一下,低頭親了親她落著冰晶的眼睫,道:“梅花還沒開呢,等再過兩個月,我給你折幾枝紅梅放在案上。”
董靈鷲沒有阻止他的動作。空氣冷冽清幽,在呼吸之間灌入肺腑,這一層清寒之氣包裹著她,驅散懈怠和昏沉……她后知后覺地想起,自己已經很久都沒有耳鳴過了。
那些嘈雜、斷斷續續、卻又驅之不絕的噪音,已經沉寂了太久。讓董靈鷲險些都要忘了它們。
就像是忘了此前走過來的二十年。
她清澈的眼凝視著面前這個人。
鄭玉衡正值他一生中最好的年紀,他的墨發烏黑,年少俊美,對自己的愛慕懷揣著近似虔誠的意味,他微笑著望過來,干凈得像是冷泉中潺潺的流水。
董靈鷲也想到二十歲的自己,她在這個年齡,卻隱沒在黑暗漆黑的地方,做布局和設計背后的謀主,在光芒不能至的角落翻攪風云,不能被人熟知、不能被人記住,在無數個蠟淚成灰的枯燈下謀算世事,在殺局當中背水一戰。
在很多時候,她閉上眼,都會聞到一股鮮血的味道,在沉默和寂靜當中想起一個個猙獰的面目,孟臻的親王兄弟,傾軋嚴重的朝臣,那個殘酷冷漠、漠視人命的老皇帝……還有臨死之前指著蒼天,高喊“此天負我”的董太師,她的父親。
落月庵內,至今還住著她曾經的弟妹,如今的慧靜禪師,她已故亡弟的遺孀。
為了一個皇位,董家的滿門忠臣,支離破碎。
她的耳鳴里不止有嘈雜的亂音,還有一些人的辱罵怨恨,一些人的痛哭流涕,她走得每一步,向后回望,都能看見路上斑駁的血跡。董靈鷲捫心自問,曾經無數遍地懷疑自己——你也能得到一個善終嗎?
董靈鷲,你也在肖想一個善終嗎?
她看著鄭玉衡,云淡風輕地微微一笑,抬手在掌心呵了一口氣。隨即,鄭玉衡將她的手捧過來,握在掌中,緊張地問:“你是不是冷了?我們上樓吧。”
錦芳園里有一個小樓,她曾經帶他來過。
董靈鷲搖了搖頭,反握住他的手指,然后將他帶入花繁雪重的隱蔽地,在枝葉重疊的間隙光影下靠近他身邊,扯著他的衣領吻上唇畔。
鄭玉衡乍然一怔,他沒想到董靈鷲居然會這樣做,他手足無措地頓了好半晌,嘗到了她唇上鮮紅微甜的口脂——下一刻,董靈鷲又走近了幾步,他退無可退,脊背抵在樹上,撞落一層飄散的雪。
他的手抬起來,抱住董靈鷲,感覺到她并不是在發泄什么,只是很單純、很溫和地親吻了自己。
鄭玉衡雖然大膽,卻還沒大膽到這個地步,他怕從錦芳園的某一處突然冒出來一個宮女或內侍,這對董靈鷲的名聲有礙……他忐忑不安,心跳越來越快,在呼吸交錯的間隙中,低低地道:“檀娘……”
“嗯。”她應答了一聲,眼眸中含著一種他不能立即體會的光芒。
鄭玉衡心里一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她直接橫抱起來,走上小樓的階梯,到樓頂上鋪好軟席,才將董靈鷲放下。
董靈鷲坐在半開的窗前,看著他生起暖爐。
薄雪化透,她的心重新寧靜下來。
“鈞之。”
“嗯?”
“我已經在長白頭發了。”她輕輕地說。
鄭玉衡添炭火的手一抖。
“流光容易把人拋,”她說,“我比你大十七歲,要是沒有我的話,你怎么辦呢?”
她十分鎮定地在說這件事,在此之前,兩人之間也一起商議過這件事——但那不能算是商議,只不過是鄭玉衡一廂情愿的執著罷了,董靈鷲不同意他殉葬。
鄭玉衡撥弄炭火的鉤子,手緊了又松,孤零零地落到身前。
“我……”他說了一個字,然后又停住,沉默片刻,繼續道,“你不能把我變成你的遺物。”
董靈鷲的心弦被猛地撞了一下。
“我之前想,”他開始敘述一個荒誕的想象,“我到底能不能孤身一人活著,為陛下做幾十年的忠心賢臣?如果這是你的愿望,我思來想去,也許是可以做到的。但我會變得比你還痛苦,有怨有恨,有痛有悔,卻連天地都不忍相付,無人堪言……我沒有檀娘的本事,我一定會瘋掉的,我會跑進皇陵里,把那抔厚厚的黃土掘開,鉆進棺材里,抱住你的尸骨。”
他嘆了口氣,繼續說,“我這樣肯定會把陛下氣壞的,也打擾你的安眠。但我沒辦法,我都被拋棄了,還管別人生不生氣嗎?在那里陪著你,一刻也不分開,這就會讓我很高興了……直到我也化成一堆尸骨。”
他說得太荒唐了,董靈鷲從來都沒有想過。
她被驚訝了很久,看著他認真的神情想了好半晌……對方好像是說真的。
董靈鷲撫摸著手爐上的紋路,她罕見地沉默下來,最后才道:“……我真是對你沒有辦法。”
鄭玉衡靠近過來,握住她的手。
兩人在高樓之上向下望去,天地一白,雪光隱隱。董靈鷲正出神地望著遠方,忽然不知道想起什么,轉頭道:“我不會變成尸骨的。”
鄭玉衡一愣。
“下葬之前會有特別的工序,不說千年,幾十年上百年內不會腐朽。”董靈鷲隨口一提,“孟臻龍馭歸天的時候就有,他如今還全須全尾地躺在皇陵呢。”
鄭玉衡忘了這茬兒,他眨了眨眼,喃喃道:“你們倆都年輕貌美的,只有我變成了一把骨頭,那多不好啊。”
董靈鷲對他口中這個“年輕貌美”很有不同的意見。
鄭玉衡想了想,又道:“先圣人駕崩時才四十歲,他應當生得還很儒雅英俊吧。”
董靈鷲瞥了他一眼,打量著他的神色,不知道他腦子里在想什么。
“我倒是想看看,我到底哪里像他。”鄭玉衡邊說邊點頭,“前幾天甘尚書見到我,總是一臉‘欣慰’地審視我的臉,我嫌尚書大人年紀大了,不好意思跟他爭辯。”
哪里是不好意思爭辯,而是小鄭大人很有分寸,怕自己的話把尚書大人氣個不輕,再把人氣病了惹出禍來。
“你長得比較好看。”董靈鷲沒怎么猶豫就夸獎了他,她看鄭玉衡還琢磨這事兒,便提了一句,“你別想著挖皇陵了,這是斬首的大罪,誠兒非得把你砍了不可。”
鄭玉衡嘀咕著“我才沒想”,然后跟董靈鷲聊起《北山酒經》里的釀酒內容,說到興起時,他還親自挽袖架爐子,跟錦芳園的小宮女們要了一壺酒。
兩人從小樓上談天說地,無所不言,董靈鷲給他講這個王朝幾十年前的模樣,講那時貧乏的大殷官中、饑荒連年的百姓,給他講當時把持朝政的大宦官、或是某某權臣當道的時期,這些動蕩時期的事件一一講來,即便她聲音溫柔,聽來也頗有一股狂風驟雨之意。
最后,日暮天黑,董靈鷲喝了酒犯困,趴在他懷里睡著了。鄭玉衡將她背起來,將她的披風攏好,從小樓里拿了提燈,循著來時的足跡回去。
在路上,燈影在眼前微微晃動,鄭玉衡走過結了冰的荷花池,走過曲折的回廊和宮道,明亮的月光照著眼前。
董靈鷲在他背上動了動,鄭玉衡怕吵醒她,步調一停,隨后就感覺到兩條帶著溫熱氣息的胳膊環繞到脖頸上,帶著軟絨的袖口拂在他身前。
她低低地自語:“哄我。”
“哄你什么?”鄭玉衡一邊走一邊問她。
但董靈鷲卻不是跟他說的。不知道夢見了什么,繼續喃喃著:“……講故事,給我講故事……娘,你給弟弟講的故事我不愛聽……”
鄭玉衡的腳步一停,趁著她睡著了,壞心眼蹭蹭往上冒,說:“要我講故事,你得叫我夫君才行。”
董靈鷲不理會他,含糊地說了句夢話:“娘……你不哄我……”
鄭玉衡只好道:“哄你哄你,我給你講故事——可是我娘也沒給我講過呀,我是第一次當娘,你多擔待一下吧。我給你編一個。”
董靈鷲沒出聲,他就繼續說:“從前有一個公主,她是皇后所出,備受寵愛,她到國寺中祈福時,見到了一個擦地的小和尚,小和尚長得眉清目秀,溫文識禮,兩人……”
他一邊說,一邊順著趙清留的后門進了寢殿,將董靈鷲放回榻上,給她身上的披風取下來,然后坐在床邊,把這個故事慢悠悠地講完。
他說完時,董靈鷲已經熟睡了,她安然溫和的模樣,讓人無法想象這具柔弱的身體里居然會有這樣強大的力量,但如今,轄制著她的自控和自我隱忍、自我虐待,已經隨著風蕭月寒而散去,她越來越不像太后,越來越像董靈鷲自己。
他們就像是兩塊拼圖,千辛萬苦、卻又嚴絲合縫地拼合在了一起。鄭玉衡望著她,就感覺心要被填滿了。
他低頭,親了親她的額頭,輕輕道:“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