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河大學,校長辦公室。
何宇端起桌上的骨瓷清茶,指尖傳來溫潤的觸感。
他將茶杯湊到唇邊,輕抿一口。
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一股清冽的香氣在胸腔中彌散開,驅散了深秋清晨最后一絲涼意。
他對面,一個男生正襟危坐,雙手緊緊地攥著褲邊,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是學生王浩。
他的臉上還殘留著驚魂未定的蒼白,但眼神深處,更多的情緒是一種劫后余生的慶幸與感激。
“校長,這次……這次真的謝謝您!”
王浩的聲音帶著一絲無法控制的顫抖,他鼓起勇氣抬起頭,直視著何宇。
“如果不是學校出面,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
“沒什么。”
何宇放下茶杯,杯底與桌面接觸發出一聲輕響,聲音不大,卻仿佛帶著某種安定人心的力量。
他的聲音平穩而有力,目光平靜地落在王浩身上。
“學校是你最堅實的后盾,這是我給所有龍河大學學生的承諾。”
“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
送走幾乎是鞠躬到九十度的王浩,辦公室重歸寧靜。
何宇向后靠在寬大的椅背上,閉上雙眼,手指在紅木扶手上輕輕敲擊著,發出規律的噠、噠聲。
【叮!】
【系統任務:守護學生的尊嚴,已完成!】
【任務評價:完美。】
【任務獎勵:5000信譽點。】
腦海中,冰冷的機械音準時響起。
何宇的眼簾并未抬起,只是敲擊的指尖停頓了一瞬。
孫婷的校園霸凌事件,以一種最直接、最解氣的方式得到了解決。
施暴者不僅被繩之以法,付出了應有的代價,更重要的是,龍河大學那不容侵犯的強硬態度,再一次通過媒體,清晰地傳遞給了外界。
處理完這些瑣事,他的心神重新沉靜下來。
他睜開眼,目光投向了辦公桌上那堆積如山的文件夾。
這些,都是各個學院經過層層篩選后,呈遞上來的本學期最優秀的一批期末作業。
作為校長,審閱這些凝聚了學生心血的成果,是他為數不多的樂趣之一。
他隨手抽出一本來自物理學院的。
文件夾的封皮上用打印體標注著標題——《超導材料在常溫環境下的應用猜想》。
立意很大膽,想法也不錯。
何宇翻了幾頁,便放下了。論證過程還是太稚嫩,對量子隧穿效應的理解存在明顯的邏輯跳躍,更像是一篇科幻構想,而非嚴謹的學術論文。
他又拿起一本醫學院的。
《靶向藥對癌細胞凋亡過程的干預模型》。
這份作業顯然扎實得多,附帶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圖表,看得出學生下了苦功。
可惜,依舊缺少了某種顛覆性的東西。整個模型都建立在現有理論框架下,是一次精密的修補,而非開創。
這些作業,如果放在國內任何一所頂尖的985高校,都足以被評為“優秀”,甚至可以作為本科生發表核心期刊的潛力股。
但在何宇眼中,卻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少了一點……能讓世界為之側目的光。
他的手指不急不緩地在文件堆里翻動著,直到,他的動作停下了。
他抽出了其中最薄的一份。
封面上沒有華麗的裝幀,只有一行清秀工整的字跡,筆鋒內斂,卻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韌勁。
《關于動態博弈AI算法的初步構建》。
學生姓名:陳雪。
何宇的目光,陡然一凝。
他翻開了第一頁。
他的眼神,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從最初的例行審閱,逐漸變得專注。
再然后,是難以抑制的驚訝。
最后,當他翻到最后一頁的算法核心邏輯圖時,那份驚訝已經徹底轉變為一種發自內心的欣賞,甚至是一絲滿意。
這份作業的核心,并非是創造了什么全新的、復雜的代碼語言。
它是一種思想上的革新!
一種徹底顛覆現有AI邏輯框架的革命!
傳統的AI算法,極度依賴大數據進行窮舉法式的推演。它們強大,但笨重,像一個擁有無窮算力卻毫無智慧的巨人。
而陳雪的這份作業,卻另辟蹊徑。
她引入了一種“模糊決策”和“動態最優解”的邏輯。
這套算法不再追求每一步都計算出理論上的“最佳答案”,而是通過模擬生物直覺,在有限信息下,做出一個“最可能正確”的模糊選擇,并根據局勢的實時變化,不斷修正后續的決策鏈。
簡單來說,它讓AI學會了“直覺”!
何宇的大腦中,邏輯鏈條在飛速運轉,無數個應用場景瞬間炸開。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期貨市場,它不再需要分析過去十年的所有K線圖,而是能通過當前盤口的買賣壓力和資金流向,比最頂尖的交易員更早地“感覺”到風險的來臨!
在復雜的無人機蜂群協同作戰中,它能讓每一個無人機都擁有獨立的戰術判斷力。不再是統一指令下的僵硬棋子,而是一群懂得佯攻、包抄、犧牲和策應的狼群!
在擁堵不堪的城市交通網絡里,它能實時演算出理論上的最優疏導方案,將每一輛車的通行效率提升到極致!
這……
這已經不能稱之為一份“作業”了。
這是一個價值連城的金礦!是一把能夠開啟下一個科技紀元的鑰匙!
何宇的胸膛微微起伏,他放下報告,身體靠回椅背,靜默了足足半分鐘。
隨后,他拿起桌上那支專門用來批注的紅筆。
筆尖落在作業扉頁的空白處,墨水洇入紙張,留下一行龍飛鳳舞、力透紙背的批注。
“設計思路新穎,算法優化極具潛力,建議立刻申請知識產權專利。”
寫完,他沒有絲毫停頓,起身將這份薄薄的作業放到掃描儀上。
淡藍色的光束掃過,將每一頁內容都轉化為加密數據流。
他打開校長專屬的加密郵箱系統,新建郵件,將掃描文件添加為附件,然后在收件人一欄,準確無誤地輸入了一個名字。
“陳雪”。
點擊,發送。
做完這一切,他神色平靜地回到座位,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辦公室里,依舊是那么寧靜。
他將那份價值連城的作業原稿,重新放回文件夾里,然后,繼續審閱起了下一份。
他并不知道,或者說,他早已預見。
自己這隨手寫下的一句批注,這封剛剛發送出去的郵件,即將在不久的將來,在整個科技界,掀起一場何等恐怖的滔天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