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學院的哀嚎聲,仿佛還未在成果展大廳的空氣中徹底消散。
網絡直播間里,數千萬觀眾的情緒依舊沉浸在先前那場“極限壓力測試”所帶來的震撼與余波之中。
屏幕上滾動的彈幕,依然在瘋狂討論著那臺“地獄三頭犬”的恐怖性能。
“下一個是誰?我感覺我的心臟已經受不了了,龍河大學這是不把我們觀眾當人看??!”
“預告上寫的是……藝術學院?畫風突變啊?!?
“藝術學院?總算能歇口氣了。估計就是些畫作、雕塑之類的吧,用全息投影搞個藝術展?雖然也很牛,但跟剛才的硬核科技比,應該算是甜點時間了?!?
“沒錯,總不能藝術學院也給你掏出個什么反物質雕塑吧?哈哈哈!”
在絕大多數人的預想中,這的確應該是一個畫風相對柔和的環節。
然而,他們很快就會明白,在龍河大學的字典里,“跨界”與“融合”這兩個詞,究竟被玩到了何等匪夷所思的地步。
燈光再次聚焦于舞臺中央。
一位身著龍河大學校服的女生緩緩走上臺。她身形高挑,氣質沉靜,臉上沒有信息學院學生那種技術宅式的狂熱,反而帶著一種藝術家特有的、與周遭環境略顯疏離的寧靜感。
她沒有攜帶任何實體作品,兩手空空。
面對著臺下無數道好奇、審視,甚至略帶一絲輕視的目光,她只是平靜地環視了一圈,然后微微鞠躬。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她的聲音清澈而穩定,通過麥克風傳遍了整個大廳。
“在所有人的預想中,藝術學院的展示,大概率會是一些充滿想象力的畫作、雕塑,或是利用全息技術制作的虛擬藝術品?!?
她坦然地陳述著觀眾們的心聲,引起了一陣善意的低笑。
“但是,我們認為,未來的藝術,不應再是靜態的、被束縛在畫框或展臺上的孤立存在?!?
“它,應該成為環境的一部分。成為,與人交互的一部分。”
女生的語氣依舊平淡,但話語中的分量,卻讓現場的嘈雜聲,不自覺地低了下去。
她抬起手,輕輕打了一個響指。
“我們的期末作品,名為——【‘梵高’動態星空穹頂】。”
話音落下的瞬間。
整個成果展大廳所有的照明系統,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過渡,在一剎那間,全數熄滅!
極致的黑暗,如同深海的海水,瞬間吞沒了整個空間。
觀眾席上傳來一陣壓抑的、小小的驚呼。
直播間的畫面也陷入了一片純粹的漆黑,只有無數條白色的彈幕在黑暗中瘋狂滾動,詢問著是不是設備出了故障。
這份黑暗,僅僅持續了不到三秒。
下一秒。
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抬起了頭。
然后,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大廳那由無數塊【“燭龍”玻璃】拼接而成的、無比宏偉的巨大穹頂,此刻,變成了一片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深邃而璀璨的星空。
那不是簡單的星象圖,也不是冰冷的天文照片。
那是梵高的《星空》。
那標志性的、巨大而扭曲的柏樹,如同一團黑色的火焰,從大廳的一角沖天而起,直指天穹。
深藍色的夜空中,星星化作了一團團燃燒的、旋轉的、擁有著狂熱生命力的光球。月亮不再是清冷的銀盤,而是一輪金色的、仿佛隨時會融化滴落的漩渦。
整個星空,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極其緩慢的速度,流動著,呼吸著。
光影在變幻,色彩在流淌。
那不是一幅畫。
那是一個活著的、充滿了無盡能量與狂野想象的宇宙,被整個地、搬到了所有人的頭頂之上!
“……”
“……”
現場,落針可聞。
直播間,彈幕停滯了整整五秒。
五秒之后,是火山爆發般的、徹底失控的刷屏!
“臥槽?。?!”
“我人傻了……這是什么神仙特效?!不!這他媽的根本不是特效?。 ?
“我的天……我感覺我的靈魂都被吸進去了!這是把整個美術館,不,是把梵高的整個靈魂都搬到天花板上去了嗎?!”
“瘋了!龍河大學真的瘋了!他們連藝術學院都這么不當人嗎?!”
“媽媽問我為什么跪著看直播……”
震撼。
極致的、純粹的、源于視覺與精神雙重沖擊的震撼。
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舞臺上,那個身處穹頂星空之下的女生,聲音再次響起,如同夢境中的囈語,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我們的作品,并非一個簡單的全息投影?!?
“它,是一個會‘呼吸’的、活的藝術品。”
她話音剛落,一個誰也沒有注意到的細節發生了。
現場的中央空調系統,無聲無息地,將整個大廳的溫度,悄然調高了幾度。
一股微不可查的暖意,開始在空氣中彌漫。
緊接著,穹頂之上,那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神奇一幕,發生了!
那片原本以深邃、憂郁的藍色為主色調的星空,其色彩,竟然開始發生肉眼可見的、極其柔和的轉變。
那深邃的普魯士藍,仿佛被注入了一絲溫暖的顏料,開始緩緩地、向著一種帶著溫度的、略顯橙黃的色調過渡。
星辰旋轉的速度似乎也放緩了,那狂野的筆觸變得柔和,整個星空的氛圍,從原本那種帶著一絲神經質的狂熱與不安,逐漸變得溫暖、寧靜。
仿佛,從梵高精神世界中那個躁動的、風起云涌的夜晚,一下子,過渡到了一個寧靜的、適合仰望星空的夏夜。
“我們的系統,利用了‘燭龍’玻璃的全息顯示特性,并結合了遍布全場的環境傳感器,以及一套由我們自己編寫的AI情感色彩算法。”
女生的聲音不疾不徐,為這神跡一般的景象,做出了冷靜而克制的注解。
“它不僅能實時地根據室內的溫度、濕度、空氣流動等物理參數,變幻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拋出了一個更具顛覆性的概念。
“甚至……”
“……它還能通過捕捉觀眾的平均心率、聲浪分貝等數據,來判斷現場的整體情緒,從而展現出或寧寧、或熱烈的動態效果?!?
這句話,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深水炸彈。
如果說,之前的環境交互,還只是技術層面的炫技。
那么,情感交互,則徹底觸及了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最核心的靈魂!
這意味著,這片星空,不僅僅是在“呼吸”。
它在“感受”。
它在感受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跳,傾聽著每一個人的驚嘆,并用自己的光與色,對這份集體的情緒,做出最直接的回應!
這個“活的”藝術品,讓在場所有人都看到了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后,所能帶來的無限可能。
藝術,將不再是藝術家單方面的表達。
而將成為,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一場三位一體的、共同完成的、獨一無二的創作!
評委席上,幾位來自國家美術館和頂尖藝術院校的老教授,已經激動得渾身顫抖,他們看著頭頂的星空,眼神中充滿了淚光,仿佛看到了藝術史上一個全新紀元的開啟。
而就在他們身邊,一位始終沉默不語的、肩上扛著將星的老者,卻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他沒有為那絢麗的藝術效果而動容。
他的目光,銳利得如同***術刀,穿透了那層藝術的外殼,直抵其最深層的技術內核。
這位來自軍方、負責心理戰研究與戰場環境塑造的老教授,雙眼之中,迸射出駭人的光芒。
他沒有看那片星空。
他的視線,死死地鎖定著穹頂色彩變幻時,觀眾席上人們臉上那下意識浮現出的、被安撫的、寧靜的表情。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無意識地、極有節奏地敲擊著。
大腦,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飛快運轉。
如果……
如果將這套系統,應用在戰前的動員會場上呢?用最激昂的色調與光影,點燃所有戰士的熱血與勇氣。
如果,將它應用在戰地醫院里呢?用最寧靜、最溫暖的色彩,安撫傷員們痛苦、焦慮的情緒,加速他們的心理康復。
甚至……
如果將這套系統,反向應用在敵方的陣地上呢?
通過無人機投射,制造出最壓抑、最混亂、最能引發負面情緒的光影環境,在兵不血刃之間,瓦解敵人的士氣與斗志!
一個全新的、過去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的戰爭形態,在這位老教授的腦海中,轟然成型。
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整個人仿佛與周圍的世界徹底隔絕,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