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門在身后合攏,隔絕了外面壓抑的討論聲。
何宇獨自一人走在空曠的走廊里,腳步聲清晰而穩(wěn)定。剛才會議上,那些國內(nèi)最頂尖的材料學家、工程師們臉上凝重的表情,依然歷歷在目。
“龍鱗”材料的問世,是一場奇跡。
但將這奇跡塑造成型的過程,卻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
連國家級實驗室的設(shè)備都對其束手無策,那近乎絕對的物理強度,讓一切切割、打磨、塑形的嘗試都變成了徒勞。
對于這一點,何宇早有預(yù)料。
他從未指望過讓師生們從零開始,去攀登一座以當前地球科技水平而言,根本不存在頂峰的絕壁。
那不是科研,是浪費時間。
回到校長辦公室,他甚至沒有開燈,整個房間被窗外透進的城市夜光籠罩。
何宇徑直走向辦公桌,指尖在個人終端光滑的表面上輕輕一點。
一道淡藍色的光幕在他眼前展開,構(gòu)筑成一個簡潔到極致的界面。
系統(tǒng)商城。
他的視線沒有在那些琳瑯滿目的未來科技上停留分毫,意念直接鎖定了搜索欄。
一個詞條被輸入。
下一瞬,一行散發(fā)著金色微光的文字,清晰地懸浮在光幕中央。
【高頻分子共振切割技術(shù)-全套理論與工程方案】
【兌換所需信譽度:15000點】
何宇的目光平靜如水,兌換的念頭在腦中閃過的瞬間,便已執(zhí)行。
“兌換?!?
沒有確認框,沒有延遲。
15000點信譽度瞬間蒸發(fā)。
與此同時,一股龐大到足以撐爆任何凡人大腦的信息洪流,化作一個被層層加密的數(shù)據(jù)包,精準地投射了他的個人終端之中。
那是一份完整的技術(shù)藍圖。
一份蘊含著遠超這個時代物理學認知,足以被稱之為“神諭”的智慧結(jié)晶。
何宇沒有片刻耽擱。
他指尖輕點,將這份加密文件,通過絕密內(nèi)部通道,同時發(fā)送給了兩個人。
陸建華院士。
方振國教授。
……
深夜,國家重點材料實驗室。
陸建華院士正對著一塊“龍鱗”材料的樣本發(fā)愁。他花白的頭發(fā)顯得有些凌亂,桌上的茶水早已冰涼。
“滴。”
一聲輕響,他手邊的加密終端亮起。
一份來自龍河大學校長辦公室的加密文件。
陸建華皺了皺眉,扶正了老花鏡,有些疲憊地點開了文件。
幾乎在同一秒,千里之外的龍河大學物理學院,光學中心。
方振國教授正煩躁地踱步,實驗室里彌漫著一股濃烈的咖啡味。他和他的團隊已經(jīng)連續(xù)攻關(guān)了七十二個小時,毫無進展。
“滴。”
同樣的聲音,同樣的發(fā)件人。
方振國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煩悶,點開了那份文件。
下一秒。
兩個不同的地點,兩位加起來超過一百五十歲的老科學家,身體同時僵住。
陸建華院士的瞳孔,在一瞬間收縮到了極致。
他看到了什么?
圖紙上,不再是任何已知的激光、水刀、或者粒子束。那是一種匪夷所思的構(gòu)想——利用特定的高頻波段,引發(fā)材料內(nèi)部特定分子鍵的劇烈共振。
當共振的頻率與分子鍵的固有頻率達成完美同步時,分子鍵會自行“松開”。
不是暴力切斷。
是和平解體。
這是一種在原子層面上,對物質(zhì)進行“說服”,而非“破壞”的切割方式!
“啪嗒?!?
陸建華手中的老花鏡滑落在地,鏡片碎裂的聲音在寂靜的實驗室里格外刺耳,但他渾然不覺。
他的雙手死死抓住桌子的邊緣,指節(jié)因為過度用力而發(fā)白,整個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天才……”
他的嘴唇翕動著,吐出的聲音干澀而嘶啞。
“不……這不是天才……這是神跡!”
而在龍河大學的光學中心,方振國教授的反應(yīng)更為劇烈。
他整個人如同被一道無形的閃電劈中,猛地從椅子上彈了起來,身體因為巨大的沖擊向后踉蹌了兩步,撞翻了一堆資料。
紙張散落一地,他卻視而不見。
他的雙眼死死地盯著屏幕,胸膛劇烈起伏,呼吸變得無比粗重,一張臉因為極度的激動而漲得通紅。
“原來是這樣……”
“原來……原來物理學還能這樣應(yīng)用!”
他像個孩子一樣,揮舞著拳頭,在原地來回走動,語無倫次地低吼著。
困擾了整個華夏頂尖科研圈的世紀難題,那堵看似堅不可摧的嘆息之墻,在這份來自未來的“鑰匙”面前,轟然倒塌。
迎刃而解。
……
半個月后。
物理學院,光學中心,A-1號實驗室。
這里已經(jīng)大變了模樣。
實驗室的中央,矗立著一臺巨大而精密的環(huán)形裝置。它由數(shù)十塊經(jīng)過完美切割的“燭龍”玻璃無縫拼接而成,表面光滑如鏡,在燈光下反射著深邃的光澤。
無數(shù)條復(fù)雜的光纖與線路,如同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般,從裝置的各個節(jié)點延伸出去,匯集到中央控制臺。
方振國教授站在控制臺前。
半個月的不眠不休,讓他看起來清瘦了許多,但那雙眼睛里,卻燃燒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身邊的所有研究員,都屏住了呼吸,心臟在胸腔里狂跳。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為了讓這項技術(shù)以最完美的姿態(tài)問世,何宇在最后關(guān)頭,再次動用了系統(tǒng)。
他為其兌換了最核心、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境模擬與影像生成算法。
這是最后的點睛之筆。
方振國與控制臺前的何宇對視了一眼,從那個年輕的校長眼中,他看到了絕對的信任與鼓勵。
他深吸一口氣,顫抖的手,按下了那個紅色的啟動按鈕。
“啟動!”
一聲令下。
“嗡——”
巨大的環(huán)形裝置發(fā)出一聲低沉的、仿佛來自宇宙深處的嗡鳴。
沒有刺眼的強光,沒有劇烈的能量波動。
下一瞬間,實驗室消失了。
墻壁、天花板、地面、所有的儀器與設(shè)備,連同它們自身的存在感,都在一瞬間被抹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廣袤無垠的黑暗。
深邃、靜謐、又充滿了無法言喻的壯麗。
在場的所有人,發(fā)現(xiàn)自己正站在一艘無形星艦的艦橋之上。
遠處,巨大的創(chuàng)生星云緩緩旋轉(zhuǎn),釋放出瑰麗的、億萬年的光輝。一顆顆恒星,如同鉆石般點綴在漆黑的天鵝絨幕布上,清晰得仿佛觸手可及。
一條隕石帶,正悄無聲息地從他們“身邊”劃過。
他們甚至能感受到,一塊巨大的隕石在近處掠過時,所帶來的那股微弱卻真實的引力擾動,以及……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微風”。
這并非龍河大學的第一次接觸全息技術(shù)。
何宇的系統(tǒng)里,就有更高級的全息教室。但那是系統(tǒng)的產(chǎn)物,是無法被解構(gòu)、無法被復(fù)制、更無法對外展示的“神跡”。
而眼前的這一切,不同。
它雖然誕生于未來科技的指引,但它的每一個零件,每一行代碼,都是龍河大學的師生們,親手制造、親手編寫出來的!
這是一項可以被學習、被復(fù)制、被推廣的,屬于人類自己的奇跡!
“成功了……”
方振國教授再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兩行滾燙的淚水,順著他布滿皺紋的臉頰滑落。
“我們……成功了!”
何宇站在控制臺前,靜靜地看著這臺【大型全息環(huán)境模擬器】完美運行的震撼景象。
星云的光芒,在他的眼底深處流轉(zhuǎn)。
他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抹滿意的笑容。
他知道,時機已經(jīng)成熟。
是時候,讓這個世界,再次見證龍河大學的力量了。
為了徹底奠定龍河大學在全球科技領(lǐng)域中,那座無可撼動的、超然的燈塔地位,他做出了決定。
將向全世界,公開展示這項足以改變?nèi)祟愇拿鬟M程的顛覆性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