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燁施完了禮,打了個響指,陳幽讓小二將客棧中最好的茶葉取來。
旺仔拿了茶葉,進屋為齊燁與康凜泡了茶,又低著頭退了出去,不過房門卻沒關(guān)。
齊燁見過那么多達官貴人,能讓旺仔打心眼里恭敬的,康凜是第一個。
整個南莊,如今只有三人知道康凜的底細以及真正的經(jīng)歷。
齊燁算一個,剩下倆就是旺仔和陳幽。
不過三人皆知,他們所知道的可能只是康凜的其中一部分經(jīng)歷,其中的一面,這位三皇子殿下,絕不是書呆子,而且身手極好。
康凜端起了茶杯,笑著說道:“未入京時,本王不知說了多少次多謝,多謝你齊燁,可本王又知道這輩子怕是沒機會向你道謝了,今日可算是有了機會。”
“是我應(yīng)謝謝殿下才是。”
齊燁面露苦笑:“雖然我一直被蒙在鼓中,結(jié)果是我所愿,卻絕非我所希望看到的。”
“你不問我為何要答謝于你?”
“大致猜出來一點,因為陛下和太子,對嗎。”
“不錯。”
康凜呷了口茶,淡淡的說道:“因父皇與皇兄,若不是因父皇與皇兄,我康凜…怕是不知要遭受多少磨難。”
齊燁沉默了,康凜口中的磨難,他或多或少知道一些。
“還有一事。”
康凜放下了茶杯,正色道:“莫要為難龐威,龐大人只是還本王一個人情罷了,京兆府劫獄、國子監(jiān)縱火兩件事,他并不知情。”
“我知道,事實上我根本沒找龐大人,只是讓人私下調(diào)查了一番。”
“哦?”康凜略顯詫異:“殿下當(dāng)真是叫本王刮目相看,還以為是你因龐威順藤摸瓜查到了本王。”
“也差不多吧,以前只是懷疑,并且也暗中調(diào)查了,直到今日龐威再次提及讓我全權(quán)負責(zé)科考之后,我才有把握過來找殿下。”
“本王愈發(fā)好奇了,就算事發(fā)當(dāng)日你派了人前往北地,也無法在這短短幾日內(nèi)查清楚本王底細。”
“去是去了,沒去北關(guān),而且殿下別忘了,京中可不只一個從北邊關(guān)來的將領(lǐng)。”
“叫本王想想…”康凜略微一思索,問道:“宇文檀?”
“是,老國公通過勛貴打探到的。”
“原來如此。”
“言歸正傳。”齊燁雙目直視康凜:“何時得知的唐少秋要對付我爹。”
“兩年前,唐少秋書寫信件,欲打探幽王當(dāng)年之事想要尋些把柄,那時我便知曉了唐少秋圖謀不軌。”
“之后呢?”
“之后自然是早做了布置。”康凜似笑非笑:“殿下莫不是以為本王不知幽王為大康朝立下了多少汗馬功勞吧,關(guān)于幽王之事,本王知曉的可不比父皇與皇兄少,至少,本王是知西域諸國是如何被幽王接連屠滅的。”
“這我不懷疑,如何布置我也不好奇,我只想以私人身份問一件事。”
“問就是。”
“你到底有多少身份?”
“身份…”
康凜啞然失笑,言語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百姓、商賈、王爺、邊關(guān)副帥、僧人、道士、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讀書人、名士,皆是本王身份。”
齊燁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阿卓與陳幽在事發(fā)當(dāng)日開始調(diào)查康凜,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隨著了解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令人震驚不已。
“想來殿下已是打探清楚了,只是本王有一困惑,本王將此事做的看似處處露出了馬腳,卻無一不是脫開了關(guān)系,殿下如何找上本王的?”
提起這事,齊燁也是感慨萬千:“運氣,原本是走到死胡同了,我又將一切的線索推到,最終思考到整件事的起因還是唐少秋,唐少秋從南莊離開被押入了京中,促成這件事的正是刑部員外郎龐威,龐威出身北地,殿下也從北地而來,說不出來不怕殿下笑話,只因如此,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人調(diào)查殿下。”
康凜哭笑不得:“只因如此?”
“是啊,只因如此,找對了方向,一切的就迎刃而解了,殿下的王府護衛(wèi)之中,有三個人一直沒露面,這三個人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劫獄的時候有三個人冒充僧人,既然冒充僧人,肯定是剃了發(fā),沒了頭發(fā),自然無法露面,之后我就開始讓人深挖殿下的底細了。”
“原來如此,既是運氣,也是本事。”
“說回身份的事,只是以私人身份詢問。”
“好。”
齊燁再次抱了抱拳:“百姓?”
“百姓,百姓。”康凜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面:“前朝時,本王見了百姓的苦,百姓的難,百姓的衣衫襤褸,百姓的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本王出身將軍府,只是看到了,卻感受不到,因此本王便成了百姓,種田,田被世家所霸,上工,工錢被牙行所奪,報官,又被官員所欺,自此,本王終于懂了百姓,知曉了百姓之苦。”
“只有經(jīng)歷了才會感同身受。”齊燁又問道:“那么商賈呢?”
“當(dāng)年本王想著,百姓過不好,是因朝廷無錢,朝廷無錢,是因不重商,因此本王便成了商賈,想要知曉這商賈,是否應(yīng)受朝廷重視,奈何,這商賈啊與百姓相差無二,不做世家子的狗,賺不到錢,不跪于官員身前阿諛奉承,賺不到錢,困惑未解,又多了三分,自此作罷。”
齊燁點了點頭:“王爺?”
“父皇登基后,本王就成了王爺,也有了封地,可到了封地后,開了牙建了府,又事事受人指手畫腳,王府官員要本王早做打算,與皇兄爭鋒一二,世家子要本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放眼望去皆是錢財,皆是嬌妻美妾,閉的那一只眼,看不到的是百姓田產(chǎn)房屋被霸占,百姓妻女被凌辱,百姓食不果腹,嘖嘖嘖,這王爺,還不如百姓與商賈做的安省,本王是有本事的人,極有本事,可睜開雙目,叫封地內(nèi)的百姓豐衣足食,卻不能令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苦,苦到了極致。”
齊燁:“邊關(guān)副帥?”
“這邊關(guān)副帥,更是不安省,父皇是靠造反起家,本官以為,天下安定,也要靠軍伍,本王要學(xué)帶兵的本事,要學(xué)治兵的本事,要學(xué)誰不叫百姓豐衣足食,本王就會帶大軍將其踏平的本事,只是到了軍營中才知,軍伍也是百姓,甚至過的不如百姓,任由本王使出了千般能耐萬般本事,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世道,依舊是那個世道,造反,靠軍伍,天下太平,反而不可太過倚重軍伍。”
齊燁:“僧人?”
“佛說,可普度眾生,可解眾生之苦,本王便遁入空門,尋求普度眾生的法子,空,空空空,皆是空,本王要的是這一世,這一世,本王還活著時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所謂的下一世,所謂的輪回,所謂的此生向善也好下一世享那大福氣,本王,不信下一世,不信輪回,僧人所說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于本王,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
“道士?”
“離了寺院,本王成了道家子弟,潛心求道,奈何,所謂的道太過清心寡欲,本王問師傅,這世道都變得這般模樣了,為何道家的大本事不去救世,師傅他老人家說,若道家子弟都入了世,這天下便亂了,既是要亂,不如不入世,聽聞此言,本王也就離開了道觀。”
齊燁:“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
“本王好歹領(lǐng)著北邊關(guān)副帥的軍務(wù),哪能一年半載都不見人影,心中困惑愈發(fā)的多了起來,尋不到解決之道,救世之道,只能回到了北邊關(guān),繼續(xù)當(dāng)這無軍權(quán)的王爺,可草原不安省,總是在鬧,本王又聽聞,這草原上的異族似是各部都活的自在,便離了關(guān),去了草原,誰知活的自在的部落,只是人們說的,人們不說的,是到了冬季雪落之時被拋下等死的老弱婦孺,是弱肉強食,是毫無意義的殺戮,本王見不得這個,一丁點都見不得,便帶著那些婦孺,那些孤寡,帶著他們成了響馬。”
齊燁:“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
“在草原上,本王聽到了幽王的威名,哪怕過了那么多年,草原上依舊傳著幽王,傳著幽騎的威名,本王就在想,倘若我也如幽王那般天下無敵,可否助父皇與皇兄叫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之后便前往了西關(guān),到了西關(guān)才知,幽王已連滅數(shù)國,隨后本王出關(guān)打探、查訪,最終本王知曉了,幽王的本事,本王學(xué)不到,學(xué)不成,最終,就成了這讀書人,書讀的多了,加之王爺身份,自然成了名士。”
齊燁站起身,再次施了一禮。
這一禮,他是代康止戈,代康驍而施,更是代無數(shù)心懷抱負有著遠大理想的讀書人所施。
“你到底有多少身份?”
“身份…”
康凜啞然失笑,言語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百姓、商賈、王爺、邊關(guān)副帥、僧人、道士、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讀書人、名士,皆是本王身份。”
齊燁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阿卓與陳幽在事發(fā)當(dāng)日開始調(diào)查康凜,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隨著了解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令人震驚不已。
“想來殿下已是打探清楚了,只是本王有一困惑,本王將此事做的看似處處露出了馬腳,卻無一不是脫開了關(guān)系,殿下如何找上本王的?”
提起這事,齊燁也是感慨萬千:“運氣,原本是走到死胡同了,我又將一切的線索推到,最終思考到整件事的起因還是唐少秋,唐少秋從南莊離開被押入了京中,促成這件事的正是刑部員外郎龐威,龐威出身北地,殿下也從北地而來,說不出來不怕殿下笑話,只因如此,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人調(diào)查殿下。”
康凜哭笑不得:“只因如此?”
“是啊,只因如此,找對了方向,一切的就迎刃而解了,殿下的王府護衛(wèi)之中,有三個人一直沒露面,這三個人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劫獄的時候有三個人冒充僧人,既然冒充僧人,肯定是剃了發(fā),沒了頭發(fā),自然無法露面,之后我就開始讓人深挖殿下的底細了。”
“原來如此,既是運氣,也是本事。”
“說回身份的事,只是以私人身份詢問。”
“好。”
齊燁再次抱了抱拳:“百姓?”
“百姓,百姓。”康凜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面:“前朝時,本王見了百姓的苦,百姓的難,百姓的衣衫襤褸,百姓的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本王出身將軍府,只是看到了,卻感受不到,因此本王便成了百姓,種田,田被世家所霸,上工,工錢被牙行所奪,報官,又被官員所欺,自此,本王終于懂了百姓,知曉了百姓之苦。”
“只有經(jīng)歷了才會感同身受。”齊燁又問道:“那么商賈呢?”
“當(dāng)年本王想著,百姓過不好,是因朝廷無錢,朝廷無錢,是因不重商,因此本王便成了商賈,想要知曉這商賈,是否應(yīng)受朝廷重視,奈何,這商賈啊與百姓相差無二,不做世家子的狗,賺不到錢,不跪于官員身前阿諛奉承,賺不到錢,困惑未解,又多了三分,自此作罷。”
齊燁點了點頭:“王爺?”
“父皇登基后,本王就成了王爺,也有了封地,可到了封地后,開了牙建了府,又事事受人指手畫腳,王府官員要本王早做打算,與皇兄爭鋒一二,世家子要本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放眼望去皆是錢財,皆是嬌妻美妾,閉的那一只眼,看不到的是百姓田產(chǎn)房屋被霸占,百姓妻女被凌辱,百姓食不果腹,嘖嘖嘖,這王爺,還不如百姓與商賈做的安省,本王是有本事的人,極有本事,可睜開雙目,叫封地內(nèi)的百姓豐衣足食,卻不能令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苦,苦到了極致。”
齊燁:“邊關(guān)副帥?”
“這邊關(guān)副帥,更是不安省,父皇是靠造反起家,本官以為,天下安定,也要靠軍伍,本王要學(xué)帶兵的本事,要學(xué)治兵的本事,要學(xué)誰不叫百姓豐衣足食,本王就會帶大軍將其踏平的本事,只是到了軍營中才知,軍伍也是百姓,甚至過的不如百姓,任由本王使出了千般能耐萬般本事,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世道,依舊是那個世道,造反,靠軍伍,天下太平,反而不可太過倚重軍伍。”
齊燁:“僧人?”
“佛說,可普度眾生,可解眾生之苦,本王便遁入空門,尋求普度眾生的法子,空,空空空,皆是空,本王要的是這一世,這一世,本王還活著時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所謂的下一世,所謂的輪回,所謂的此生向善也好下一世享那大福氣,本王,不信下一世,不信輪回,僧人所說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于本王,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
“道士?”
“離了寺院,本王成了道家子弟,潛心求道,奈何,所謂的道太過清心寡欲,本王問師傅,這世道都變得這般模樣了,為何道家的大本事不去救世,師傅他老人家說,若道家子弟都入了世,這天下便亂了,既是要亂,不如不入世,聽聞此言,本王也就離開了道觀。”
齊燁:“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
“本王好歹領(lǐng)著北邊關(guān)副帥的軍務(wù),哪能一年半載都不見人影,心中困惑愈發(fā)的多了起來,尋不到解決之道,救世之道,只能回到了北邊關(guān),繼續(xù)當(dāng)這無軍權(quán)的王爺,可草原不安省,總是在鬧,本王又聽聞,這草原上的異族似是各部都活的自在,便離了關(guān),去了草原,誰知活的自在的部落,只是人們說的,人們不說的,是到了冬季雪落之時被拋下等死的老弱婦孺,是弱肉強食,是毫無意義的殺戮,本王見不得這個,一丁點都見不得,便帶著那些婦孺,那些孤寡,帶著他們成了響馬。”
齊燁:“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
“在草原上,本王聽到了幽王的威名,哪怕過了那么多年,草原上依舊傳著幽王,傳著幽騎的威名,本王就在想,倘若我也如幽王那般天下無敵,可否助父皇與皇兄叫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之后便前往了西關(guān),到了西關(guān)才知,幽王已連滅數(shù)國,隨后本王出關(guān)打探、查訪,最終本王知曉了,幽王的本事,本王學(xué)不到,學(xué)不成,最終,就成了這讀書人,書讀的多了,加之王爺身份,自然成了名士。”
齊燁站起身,再次施了一禮。
這一禮,他是代康止戈,代康驍而施,更是代無數(shù)心懷抱負有著遠大理想的讀書人所施。
“你到底有多少身份?”
“身份…”
康凜啞然失笑,言語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百姓、商賈、王爺、邊關(guān)副帥、僧人、道士、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讀書人、名士,皆是本王身份。”
齊燁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阿卓與陳幽在事發(fā)當(dāng)日開始調(diào)查康凜,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隨著了解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令人震驚不已。
“想來殿下已是打探清楚了,只是本王有一困惑,本王將此事做的看似處處露出了馬腳,卻無一不是脫開了關(guān)系,殿下如何找上本王的?”
提起這事,齊燁也是感慨萬千:“運氣,原本是走到死胡同了,我又將一切的線索推到,最終思考到整件事的起因還是唐少秋,唐少秋從南莊離開被押入了京中,促成這件事的正是刑部員外郎龐威,龐威出身北地,殿下也從北地而來,說不出來不怕殿下笑話,只因如此,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人調(diào)查殿下。”
康凜哭笑不得:“只因如此?”
“是啊,只因如此,找對了方向,一切的就迎刃而解了,殿下的王府護衛(wèi)之中,有三個人一直沒露面,這三個人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劫獄的時候有三個人冒充僧人,既然冒充僧人,肯定是剃了發(fā),沒了頭發(fā),自然無法露面,之后我就開始讓人深挖殿下的底細了。”
“原來如此,既是運氣,也是本事。”
“說回身份的事,只是以私人身份詢問。”
“好。”
齊燁再次抱了抱拳:“百姓?”
“百姓,百姓。”康凜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面:“前朝時,本王見了百姓的苦,百姓的難,百姓的衣衫襤褸,百姓的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本王出身將軍府,只是看到了,卻感受不到,因此本王便成了百姓,種田,田被世家所霸,上工,工錢被牙行所奪,報官,又被官員所欺,自此,本王終于懂了百姓,知曉了百姓之苦。”
“只有經(jīng)歷了才會感同身受。”齊燁又問道:“那么商賈呢?”
“當(dāng)年本王想著,百姓過不好,是因朝廷無錢,朝廷無錢,是因不重商,因此本王便成了商賈,想要知曉這商賈,是否應(yīng)受朝廷重視,奈何,這商賈啊與百姓相差無二,不做世家子的狗,賺不到錢,不跪于官員身前阿諛奉承,賺不到錢,困惑未解,又多了三分,自此作罷。”
齊燁點了點頭:“王爺?”
“父皇登基后,本王就成了王爺,也有了封地,可到了封地后,開了牙建了府,又事事受人指手畫腳,王府官員要本王早做打算,與皇兄爭鋒一二,世家子要本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放眼望去皆是錢財,皆是嬌妻美妾,閉的那一只眼,看不到的是百姓田產(chǎn)房屋被霸占,百姓妻女被凌辱,百姓食不果腹,嘖嘖嘖,這王爺,還不如百姓與商賈做的安省,本王是有本事的人,極有本事,可睜開雙目,叫封地內(nèi)的百姓豐衣足食,卻不能令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苦,苦到了極致。”
齊燁:“邊關(guān)副帥?”
“這邊關(guān)副帥,更是不安省,父皇是靠造反起家,本官以為,天下安定,也要靠軍伍,本王要學(xué)帶兵的本事,要學(xué)治兵的本事,要學(xué)誰不叫百姓豐衣足食,本王就會帶大軍將其踏平的本事,只是到了軍營中才知,軍伍也是百姓,甚至過的不如百姓,任由本王使出了千般能耐萬般本事,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世道,依舊是那個世道,造反,靠軍伍,天下太平,反而不可太過倚重軍伍。”
齊燁:“僧人?”
“佛說,可普度眾生,可解眾生之苦,本王便遁入空門,尋求普度眾生的法子,空,空空空,皆是空,本王要的是這一世,這一世,本王還活著時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所謂的下一世,所謂的輪回,所謂的此生向善也好下一世享那大福氣,本王,不信下一世,不信輪回,僧人所說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于本王,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
“道士?”
“離了寺院,本王成了道家子弟,潛心求道,奈何,所謂的道太過清心寡欲,本王問師傅,這世道都變得這般模樣了,為何道家的大本事不去救世,師傅他老人家說,若道家子弟都入了世,這天下便亂了,既是要亂,不如不入世,聽聞此言,本王也就離開了道觀。”
齊燁:“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
“本王好歹領(lǐng)著北邊關(guān)副帥的軍務(wù),哪能一年半載都不見人影,心中困惑愈發(fā)的多了起來,尋不到解決之道,救世之道,只能回到了北邊關(guān),繼續(xù)當(dāng)這無軍權(quán)的王爺,可草原不安省,總是在鬧,本王又聽聞,這草原上的異族似是各部都活的自在,便離了關(guān),去了草原,誰知活的自在的部落,只是人們說的,人們不說的,是到了冬季雪落之時被拋下等死的老弱婦孺,是弱肉強食,是毫無意義的殺戮,本王見不得這個,一丁點都見不得,便帶著那些婦孺,那些孤寡,帶著他們成了響馬。”
齊燁:“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
“在草原上,本王聽到了幽王的威名,哪怕過了那么多年,草原上依舊傳著幽王,傳著幽騎的威名,本王就在想,倘若我也如幽王那般天下無敵,可否助父皇與皇兄叫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之后便前往了西關(guān),到了西關(guān)才知,幽王已連滅數(shù)國,隨后本王出關(guān)打探、查訪,最終本王知曉了,幽王的本事,本王學(xué)不到,學(xué)不成,最終,就成了這讀書人,書讀的多了,加之王爺身份,自然成了名士。”
齊燁站起身,再次施了一禮。
這一禮,他是代康止戈,代康驍而施,更是代無數(shù)心懷抱負有著遠大理想的讀書人所施。
“你到底有多少身份?”
“身份…”
康凜啞然失笑,言語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百姓、商賈、王爺、邊關(guān)副帥、僧人、道士、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讀書人、名士,皆是本王身份。”
齊燁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阿卓與陳幽在事發(fā)當(dāng)日開始調(diào)查康凜,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隨著了解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令人震驚不已。
“想來殿下已是打探清楚了,只是本王有一困惑,本王將此事做的看似處處露出了馬腳,卻無一不是脫開了關(guān)系,殿下如何找上本王的?”
提起這事,齊燁也是感慨萬千:“運氣,原本是走到死胡同了,我又將一切的線索推到,最終思考到整件事的起因還是唐少秋,唐少秋從南莊離開被押入了京中,促成這件事的正是刑部員外郎龐威,龐威出身北地,殿下也從北地而來,說不出來不怕殿下笑話,只因如此,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人調(diào)查殿下。”
康凜哭笑不得:“只因如此?”
“是啊,只因如此,找對了方向,一切的就迎刃而解了,殿下的王府護衛(wèi)之中,有三個人一直沒露面,這三個人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劫獄的時候有三個人冒充僧人,既然冒充僧人,肯定是剃了發(fā),沒了頭發(fā),自然無法露面,之后我就開始讓人深挖殿下的底細了。”
“原來如此,既是運氣,也是本事。”
“說回身份的事,只是以私人身份詢問。”
“好。”
齊燁再次抱了抱拳:“百姓?”
“百姓,百姓。”康凜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面:“前朝時,本王見了百姓的苦,百姓的難,百姓的衣衫襤褸,百姓的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本王出身將軍府,只是看到了,卻感受不到,因此本王便成了百姓,種田,田被世家所霸,上工,工錢被牙行所奪,報官,又被官員所欺,自此,本王終于懂了百姓,知曉了百姓之苦。”
“只有經(jīng)歷了才會感同身受。”齊燁又問道:“那么商賈呢?”
“當(dāng)年本王想著,百姓過不好,是因朝廷無錢,朝廷無錢,是因不重商,因此本王便成了商賈,想要知曉這商賈,是否應(yīng)受朝廷重視,奈何,這商賈啊與百姓相差無二,不做世家子的狗,賺不到錢,不跪于官員身前阿諛奉承,賺不到錢,困惑未解,又多了三分,自此作罷。”
齊燁點了點頭:“王爺?”
“父皇登基后,本王就成了王爺,也有了封地,可到了封地后,開了牙建了府,又事事受人指手畫腳,王府官員要本王早做打算,與皇兄爭鋒一二,世家子要本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放眼望去皆是錢財,皆是嬌妻美妾,閉的那一只眼,看不到的是百姓田產(chǎn)房屋被霸占,百姓妻女被凌辱,百姓食不果腹,嘖嘖嘖,這王爺,還不如百姓與商賈做的安省,本王是有本事的人,極有本事,可睜開雙目,叫封地內(nèi)的百姓豐衣足食,卻不能令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苦,苦到了極致。”
齊燁:“邊關(guān)副帥?”
“這邊關(guān)副帥,更是不安省,父皇是靠造反起家,本官以為,天下安定,也要靠軍伍,本王要學(xué)帶兵的本事,要學(xué)治兵的本事,要學(xué)誰不叫百姓豐衣足食,本王就會帶大軍將其踏平的本事,只是到了軍營中才知,軍伍也是百姓,甚至過的不如百姓,任由本王使出了千般能耐萬般本事,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世道,依舊是那個世道,造反,靠軍伍,天下太平,反而不可太過倚重軍伍。”
齊燁:“僧人?”
“佛說,可普度眾生,可解眾生之苦,本王便遁入空門,尋求普度眾生的法子,空,空空空,皆是空,本王要的是這一世,這一世,本王還活著時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所謂的下一世,所謂的輪回,所謂的此生向善也好下一世享那大福氣,本王,不信下一世,不信輪回,僧人所說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于本王,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
“道士?”
“離了寺院,本王成了道家子弟,潛心求道,奈何,所謂的道太過清心寡欲,本王問師傅,這世道都變得這般模樣了,為何道家的大本事不去救世,師傅他老人家說,若道家子弟都入了世,這天下便亂了,既是要亂,不如不入世,聽聞此言,本王也就離開了道觀。”
齊燁:“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
“本王好歹領(lǐng)著北邊關(guān)副帥的軍務(wù),哪能一年半載都不見人影,心中困惑愈發(fā)的多了起來,尋不到解決之道,救世之道,只能回到了北邊關(guān),繼續(xù)當(dāng)這無軍權(quán)的王爺,可草原不安省,總是在鬧,本王又聽聞,這草原上的異族似是各部都活的自在,便離了關(guān),去了草原,誰知活的自在的部落,只是人們說的,人們不說的,是到了冬季雪落之時被拋下等死的老弱婦孺,是弱肉強食,是毫無意義的殺戮,本王見不得這個,一丁點都見不得,便帶著那些婦孺,那些孤寡,帶著他們成了響馬。”
齊燁:“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
“在草原上,本王聽到了幽王的威名,哪怕過了那么多年,草原上依舊傳著幽王,傳著幽騎的威名,本王就在想,倘若我也如幽王那般天下無敵,可否助父皇與皇兄叫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之后便前往了西關(guān),到了西關(guān)才知,幽王已連滅數(shù)國,隨后本王出關(guān)打探、查訪,最終本王知曉了,幽王的本事,本王學(xué)不到,學(xué)不成,最終,就成了這讀書人,書讀的多了,加之王爺身份,自然成了名士。”
齊燁站起身,再次施了一禮。
這一禮,他是代康止戈,代康驍而施,更是代無數(shù)心懷抱負有著遠大理想的讀書人所施。
“你到底有多少身份?”
“身份…”
康凜啞然失笑,言語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百姓、商賈、王爺、邊關(guān)副帥、僧人、道士、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讀書人、名士,皆是本王身份。”
齊燁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阿卓與陳幽在事發(fā)當(dāng)日開始調(diào)查康凜,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隨著了解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令人震驚不已。
“想來殿下已是打探清楚了,只是本王有一困惑,本王將此事做的看似處處露出了馬腳,卻無一不是脫開了關(guān)系,殿下如何找上本王的?”
提起這事,齊燁也是感慨萬千:“運氣,原本是走到死胡同了,我又將一切的線索推到,最終思考到整件事的起因還是唐少秋,唐少秋從南莊離開被押入了京中,促成這件事的正是刑部員外郎龐威,龐威出身北地,殿下也從北地而來,說不出來不怕殿下笑話,只因如此,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人調(diào)查殿下。”
康凜哭笑不得:“只因如此?”
“是啊,只因如此,找對了方向,一切的就迎刃而解了,殿下的王府護衛(wèi)之中,有三個人一直沒露面,這三個人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劫獄的時候有三個人冒充僧人,既然冒充僧人,肯定是剃了發(fā),沒了頭發(fā),自然無法露面,之后我就開始讓人深挖殿下的底細了。”
“原來如此,既是運氣,也是本事。”
“說回身份的事,只是以私人身份詢問。”
“好。”
齊燁再次抱了抱拳:“百姓?”
“百姓,百姓。”康凜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面:“前朝時,本王見了百姓的苦,百姓的難,百姓的衣衫襤褸,百姓的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本王出身將軍府,只是看到了,卻感受不到,因此本王便成了百姓,種田,田被世家所霸,上工,工錢被牙行所奪,報官,又被官員所欺,自此,本王終于懂了百姓,知曉了百姓之苦。”
“只有經(jīng)歷了才會感同身受。”齊燁又問道:“那么商賈呢?”
“當(dāng)年本王想著,百姓過不好,是因朝廷無錢,朝廷無錢,是因不重商,因此本王便成了商賈,想要知曉這商賈,是否應(yīng)受朝廷重視,奈何,這商賈啊與百姓相差無二,不做世家子的狗,賺不到錢,不跪于官員身前阿諛奉承,賺不到錢,困惑未解,又多了三分,自此作罷。”
齊燁點了點頭:“王爺?”
“父皇登基后,本王就成了王爺,也有了封地,可到了封地后,開了牙建了府,又事事受人指手畫腳,王府官員要本王早做打算,與皇兄爭鋒一二,世家子要本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放眼望去皆是錢財,皆是嬌妻美妾,閉的那一只眼,看不到的是百姓田產(chǎn)房屋被霸占,百姓妻女被凌辱,百姓食不果腹,嘖嘖嘖,這王爺,還不如百姓與商賈做的安省,本王是有本事的人,極有本事,可睜開雙目,叫封地內(nèi)的百姓豐衣足食,卻不能令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苦,苦到了極致。”
齊燁:“邊關(guān)副帥?”
“這邊關(guān)副帥,更是不安省,父皇是靠造反起家,本官以為,天下安定,也要靠軍伍,本王要學(xué)帶兵的本事,要學(xué)治兵的本事,要學(xué)誰不叫百姓豐衣足食,本王就會帶大軍將其踏平的本事,只是到了軍營中才知,軍伍也是百姓,甚至過的不如百姓,任由本王使出了千般能耐萬般本事,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世道,依舊是那個世道,造反,靠軍伍,天下太平,反而不可太過倚重軍伍。”
齊燁:“僧人?”
“佛說,可普度眾生,可解眾生之苦,本王便遁入空門,尋求普度眾生的法子,空,空空空,皆是空,本王要的是這一世,這一世,本王還活著時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所謂的下一世,所謂的輪回,所謂的此生向善也好下一世享那大福氣,本王,不信下一世,不信輪回,僧人所說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于本王,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
“道士?”
“離了寺院,本王成了道家子弟,潛心求道,奈何,所謂的道太過清心寡欲,本王問師傅,這世道都變得這般模樣了,為何道家的大本事不去救世,師傅他老人家說,若道家子弟都入了世,這天下便亂了,既是要亂,不如不入世,聽聞此言,本王也就離開了道觀。”
齊燁:“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
“本王好歹領(lǐng)著北邊關(guān)副帥的軍務(wù),哪能一年半載都不見人影,心中困惑愈發(fā)的多了起來,尋不到解決之道,救世之道,只能回到了北邊關(guān),繼續(xù)當(dāng)這無軍權(quán)的王爺,可草原不安省,總是在鬧,本王又聽聞,這草原上的異族似是各部都活的自在,便離了關(guān),去了草原,誰知活的自在的部落,只是人們說的,人們不說的,是到了冬季雪落之時被拋下等死的老弱婦孺,是弱肉強食,是毫無意義的殺戮,本王見不得這個,一丁點都見不得,便帶著那些婦孺,那些孤寡,帶著他們成了響馬。”
齊燁:“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
“在草原上,本王聽到了幽王的威名,哪怕過了那么多年,草原上依舊傳著幽王,傳著幽騎的威名,本王就在想,倘若我也如幽王那般天下無敵,可否助父皇與皇兄叫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之后便前往了西關(guān),到了西關(guān)才知,幽王已連滅數(shù)國,隨后本王出關(guān)打探、查訪,最終本王知曉了,幽王的本事,本王學(xué)不到,學(xué)不成,最終,就成了這讀書人,書讀的多了,加之王爺身份,自然成了名士。”
齊燁站起身,再次施了一禮。
這一禮,他是代康止戈,代康驍而施,更是代無數(shù)心懷抱負有著遠大理想的讀書人所施。
“你到底有多少身份?”
“身份…”
康凜啞然失笑,言語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百姓、商賈、王爺、邊關(guān)副帥、僧人、道士、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讀書人、名士,皆是本王身份。”
齊燁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阿卓與陳幽在事發(fā)當(dāng)日開始調(diào)查康凜,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隨著了解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令人震驚不已。
“想來殿下已是打探清楚了,只是本王有一困惑,本王將此事做的看似處處露出了馬腳,卻無一不是脫開了關(guān)系,殿下如何找上本王的?”
提起這事,齊燁也是感慨萬千:“運氣,原本是走到死胡同了,我又將一切的線索推到,最終思考到整件事的起因還是唐少秋,唐少秋從南莊離開被押入了京中,促成這件事的正是刑部員外郎龐威,龐威出身北地,殿下也從北地而來,說不出來不怕殿下笑話,只因如此,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人調(diào)查殿下。”
康凜哭笑不得:“只因如此?”
“是啊,只因如此,找對了方向,一切的就迎刃而解了,殿下的王府護衛(wèi)之中,有三個人一直沒露面,這三個人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劫獄的時候有三個人冒充僧人,既然冒充僧人,肯定是剃了發(fā),沒了頭發(fā),自然無法露面,之后我就開始讓人深挖殿下的底細了。”
“原來如此,既是運氣,也是本事。”
“說回身份的事,只是以私人身份詢問。”
“好。”
齊燁再次抱了抱拳:“百姓?”
“百姓,百姓。”康凜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面:“前朝時,本王見了百姓的苦,百姓的難,百姓的衣衫襤褸,百姓的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本王出身將軍府,只是看到了,卻感受不到,因此本王便成了百姓,種田,田被世家所霸,上工,工錢被牙行所奪,報官,又被官員所欺,自此,本王終于懂了百姓,知曉了百姓之苦。”
“只有經(jīng)歷了才會感同身受。”齊燁又問道:“那么商賈呢?”
“當(dāng)年本王想著,百姓過不好,是因朝廷無錢,朝廷無錢,是因不重商,因此本王便成了商賈,想要知曉這商賈,是否應(yīng)受朝廷重視,奈何,這商賈啊與百姓相差無二,不做世家子的狗,賺不到錢,不跪于官員身前阿諛奉承,賺不到錢,困惑未解,又多了三分,自此作罷。”
齊燁點了點頭:“王爺?”
“父皇登基后,本王就成了王爺,也有了封地,可到了封地后,開了牙建了府,又事事受人指手畫腳,王府官員要本王早做打算,與皇兄爭鋒一二,世家子要本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放眼望去皆是錢財,皆是嬌妻美妾,閉的那一只眼,看不到的是百姓田產(chǎn)房屋被霸占,百姓妻女被凌辱,百姓食不果腹,嘖嘖嘖,這王爺,還不如百姓與商賈做的安省,本王是有本事的人,極有本事,可睜開雙目,叫封地內(nèi)的百姓豐衣足食,卻不能令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苦,苦到了極致。”
齊燁:“邊關(guān)副帥?”
“這邊關(guān)副帥,更是不安省,父皇是靠造反起家,本官以為,天下安定,也要靠軍伍,本王要學(xué)帶兵的本事,要學(xué)治兵的本事,要學(xué)誰不叫百姓豐衣足食,本王就會帶大軍將其踏平的本事,只是到了軍營中才知,軍伍也是百姓,甚至過的不如百姓,任由本王使出了千般能耐萬般本事,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世道,依舊是那個世道,造反,靠軍伍,天下太平,反而不可太過倚重軍伍。”
齊燁:“僧人?”
“佛說,可普度眾生,可解眾生之苦,本王便遁入空門,尋求普度眾生的法子,空,空空空,皆是空,本王要的是這一世,這一世,本王還活著時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所謂的下一世,所謂的輪回,所謂的此生向善也好下一世享那大福氣,本王,不信下一世,不信輪回,僧人所說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于本王,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
“道士?”
“離了寺院,本王成了道家子弟,潛心求道,奈何,所謂的道太過清心寡欲,本王問師傅,這世道都變得這般模樣了,為何道家的大本事不去救世,師傅他老人家說,若道家子弟都入了世,這天下便亂了,既是要亂,不如不入世,聽聞此言,本王也就離開了道觀。”
齊燁:“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
“本王好歹領(lǐng)著北邊關(guān)副帥的軍務(wù),哪能一年半載都不見人影,心中困惑愈發(fā)的多了起來,尋不到解決之道,救世之道,只能回到了北邊關(guān),繼續(xù)當(dāng)這無軍權(quán)的王爺,可草原不安省,總是在鬧,本王又聽聞,這草原上的異族似是各部都活的自在,便離了關(guān),去了草原,誰知活的自在的部落,只是人們說的,人們不說的,是到了冬季雪落之時被拋下等死的老弱婦孺,是弱肉強食,是毫無意義的殺戮,本王見不得這個,一丁點都見不得,便帶著那些婦孺,那些孤寡,帶著他們成了響馬。”
齊燁:“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
“在草原上,本王聽到了幽王的威名,哪怕過了那么多年,草原上依舊傳著幽王,傳著幽騎的威名,本王就在想,倘若我也如幽王那般天下無敵,可否助父皇與皇兄叫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之后便前往了西關(guān),到了西關(guān)才知,幽王已連滅數(shù)國,隨后本王出關(guān)打探、查訪,最終本王知曉了,幽王的本事,本王學(xué)不到,學(xué)不成,最終,就成了這讀書人,書讀的多了,加之王爺身份,自然成了名士。”
齊燁站起身,再次施了一禮。
這一禮,他是代康止戈,代康驍而施,更是代無數(shù)心懷抱負有著遠大理想的讀書人所施。
“你到底有多少身份?”
“身份…”
康凜啞然失笑,言語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百姓、商賈、王爺、邊關(guān)副帥、僧人、道士、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讀書人、名士,皆是本王身份。”
齊燁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阿卓與陳幽在事發(fā)當(dāng)日開始調(diào)查康凜,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隨著了解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令人震驚不已。
“想來殿下已是打探清楚了,只是本王有一困惑,本王將此事做的看似處處露出了馬腳,卻無一不是脫開了關(guān)系,殿下如何找上本王的?”
提起這事,齊燁也是感慨萬千:“運氣,原本是走到死胡同了,我又將一切的線索推到,最終思考到整件事的起因還是唐少秋,唐少秋從南莊離開被押入了京中,促成這件事的正是刑部員外郎龐威,龐威出身北地,殿下也從北地而來,說不出來不怕殿下笑話,只因如此,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人調(diào)查殿下。”
康凜哭笑不得:“只因如此?”
“是啊,只因如此,找對了方向,一切的就迎刃而解了,殿下的王府護衛(wèi)之中,有三個人一直沒露面,這三個人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劫獄的時候有三個人冒充僧人,既然冒充僧人,肯定是剃了發(fā),沒了頭發(fā),自然無法露面,之后我就開始讓人深挖殿下的底細了。”
“原來如此,既是運氣,也是本事。”
“說回身份的事,只是以私人身份詢問。”
“好。”
齊燁再次抱了抱拳:“百姓?”
“百姓,百姓。”康凜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面:“前朝時,本王見了百姓的苦,百姓的難,百姓的衣衫襤褸,百姓的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本王出身將軍府,只是看到了,卻感受不到,因此本王便成了百姓,種田,田被世家所霸,上工,工錢被牙行所奪,報官,又被官員所欺,自此,本王終于懂了百姓,知曉了百姓之苦。”
“只有經(jīng)歷了才會感同身受。”齊燁又問道:“那么商賈呢?”
“當(dāng)年本王想著,百姓過不好,是因朝廷無錢,朝廷無錢,是因不重商,因此本王便成了商賈,想要知曉這商賈,是否應(yīng)受朝廷重視,奈何,這商賈啊與百姓相差無二,不做世家子的狗,賺不到錢,不跪于官員身前阿諛奉承,賺不到錢,困惑未解,又多了三分,自此作罷。”
齊燁點了點頭:“王爺?”
“父皇登基后,本王就成了王爺,也有了封地,可到了封地后,開了牙建了府,又事事受人指手畫腳,王府官員要本王早做打算,與皇兄爭鋒一二,世家子要本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放眼望去皆是錢財,皆是嬌妻美妾,閉的那一只眼,看不到的是百姓田產(chǎn)房屋被霸占,百姓妻女被凌辱,百姓食不果腹,嘖嘖嘖,這王爺,還不如百姓與商賈做的安省,本王是有本事的人,極有本事,可睜開雙目,叫封地內(nèi)的百姓豐衣足食,卻不能令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苦,苦到了極致。”
齊燁:“邊關(guān)副帥?”
“這邊關(guān)副帥,更是不安省,父皇是靠造反起家,本官以為,天下安定,也要靠軍伍,本王要學(xué)帶兵的本事,要學(xué)治兵的本事,要學(xué)誰不叫百姓豐衣足食,本王就會帶大軍將其踏平的本事,只是到了軍營中才知,軍伍也是百姓,甚至過的不如百姓,任由本王使出了千般能耐萬般本事,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世道,依舊是那個世道,造反,靠軍伍,天下太平,反而不可太過倚重軍伍。”
齊燁:“僧人?”
“佛說,可普度眾生,可解眾生之苦,本王便遁入空門,尋求普度眾生的法子,空,空空空,皆是空,本王要的是這一世,這一世,本王還活著時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所謂的下一世,所謂的輪回,所謂的此生向善也好下一世享那大福氣,本王,不信下一世,不信輪回,僧人所說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于本王,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
“道士?”
“離了寺院,本王成了道家子弟,潛心求道,奈何,所謂的道太過清心寡欲,本王問師傅,這世道都變得這般模樣了,為何道家的大本事不去救世,師傅他老人家說,若道家子弟都入了世,這天下便亂了,既是要亂,不如不入世,聽聞此言,本王也就離開了道觀。”
齊燁:“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
“本王好歹領(lǐng)著北邊關(guān)副帥的軍務(wù),哪能一年半載都不見人影,心中困惑愈發(fā)的多了起來,尋不到解決之道,救世之道,只能回到了北邊關(guān),繼續(xù)當(dāng)這無軍權(quán)的王爺,可草原不安省,總是在鬧,本王又聽聞,這草原上的異族似是各部都活的自在,便離了關(guān),去了草原,誰知活的自在的部落,只是人們說的,人們不說的,是到了冬季雪落之時被拋下等死的老弱婦孺,是弱肉強食,是毫無意義的殺戮,本王見不得這個,一丁點都見不得,便帶著那些婦孺,那些孤寡,帶著他們成了響馬。”
齊燁:“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
“在草原上,本王聽到了幽王的威名,哪怕過了那么多年,草原上依舊傳著幽王,傳著幽騎的威名,本王就在想,倘若我也如幽王那般天下無敵,可否助父皇與皇兄叫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之后便前往了西關(guān),到了西關(guān)才知,幽王已連滅數(shù)國,隨后本王出關(guān)打探、查訪,最終本王知曉了,幽王的本事,本王學(xué)不到,學(xué)不成,最終,就成了這讀書人,書讀的多了,加之王爺身份,自然成了名士。”
齊燁站起身,再次施了一禮。
這一禮,他是代康止戈,代康驍而施,更是代無數(shù)心懷抱負有著遠大理想的讀書人所施。
“你到底有多少身份?”
“身份…”
康凜啞然失笑,言語中有著說不出的落寞:“百姓、商賈、王爺、邊關(guān)副帥、僧人、道士、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讀書人、名士,皆是本王身份。”
齊燁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神色,阿卓與陳幽在事發(fā)當(dāng)日開始調(diào)查康凜,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隨著了解了越來越多的信息,令人震驚不已。
“想來殿下已是打探清楚了,只是本王有一困惑,本王將此事做的看似處處露出了馬腳,卻無一不是脫開了關(guān)系,殿下如何找上本王的?”
提起這事,齊燁也是感慨萬千:“運氣,原本是走到死胡同了,我又將一切的線索推到,最終思考到整件事的起因還是唐少秋,唐少秋從南莊離開被押入了京中,促成這件事的正是刑部員外郎龐威,龐威出身北地,殿下也從北地而來,說不出來不怕殿下笑話,只因如此,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人調(diào)查殿下。”
康凜哭笑不得:“只因如此?”
“是啊,只因如此,找對了方向,一切的就迎刃而解了,殿下的王府護衛(wèi)之中,有三個人一直沒露面,這三個人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劫獄的時候有三個人冒充僧人,既然冒充僧人,肯定是剃了發(fā),沒了頭發(fā),自然無法露面,之后我就開始讓人深挖殿下的底細了。”
“原來如此,既是運氣,也是本事。”
“說回身份的事,只是以私人身份詢問。”
“好。”
齊燁再次抱了抱拳:“百姓?”
“百姓,百姓。”康凜站起身,來到窗前,望著空空蕩蕩的街面:“前朝時,本王見了百姓的苦,百姓的難,百姓的衣衫襤褸,百姓的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本王出身將軍府,只是看到了,卻感受不到,因此本王便成了百姓,種田,田被世家所霸,上工,工錢被牙行所奪,報官,又被官員所欺,自此,本王終于懂了百姓,知曉了百姓之苦。”
“只有經(jīng)歷了才會感同身受。”齊燁又問道:“那么商賈呢?”
“當(dāng)年本王想著,百姓過不好,是因朝廷無錢,朝廷無錢,是因不重商,因此本王便成了商賈,想要知曉這商賈,是否應(yīng)受朝廷重視,奈何,這商賈啊與百姓相差無二,不做世家子的狗,賺不到錢,不跪于官員身前阿諛奉承,賺不到錢,困惑未解,又多了三分,自此作罷。”
齊燁點了點頭:“王爺?”
“父皇登基后,本王就成了王爺,也有了封地,可到了封地后,開了牙建了府,又事事受人指手畫腳,王府官員要本王早做打算,與皇兄爭鋒一二,世家子要本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放眼望去皆是錢財,皆是嬌妻美妾,閉的那一只眼,看不到的是百姓田產(chǎn)房屋被霸占,百姓妻女被凌辱,百姓食不果腹,嘖嘖嘖,這王爺,還不如百姓與商賈做的安省,本王是有本事的人,極有本事,可睜開雙目,叫封地內(nèi)的百姓豐衣足食,卻不能令天下百姓豐衣足食,苦,苦到了極致。”
齊燁:“邊關(guān)副帥?”
“這邊關(guān)副帥,更是不安省,父皇是靠造反起家,本官以為,天下安定,也要靠軍伍,本王要學(xué)帶兵的本事,要學(xué)治兵的本事,要學(xué)誰不叫百姓豐衣足食,本王就會帶大軍將其踏平的本事,只是到了軍營中才知,軍伍也是百姓,甚至過的不如百姓,任由本王使出了千般能耐萬般本事,天下,還是那個天下,世道,依舊是那個世道,造反,靠軍伍,天下太平,反而不可太過倚重軍伍。”
齊燁:“僧人?”
“佛說,可普度眾生,可解眾生之苦,本王便遁入空門,尋求普度眾生的法子,空,空空空,皆是空,本王要的是這一世,這一世,本王還活著時天下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而不是所謂的下一世,所謂的輪回,所謂的此生向善也好下一世享那大福氣,本王,不信下一世,不信輪回,僧人所說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于本王,統(tǒng)統(tǒng)是放屁。”
“道士?”
“離了寺院,本王成了道家子弟,潛心求道,奈何,所謂的道太過清心寡欲,本王問師傅,這世道都變得這般模樣了,為何道家的大本事不去救世,師傅他老人家說,若道家子弟都入了世,這天下便亂了,既是要亂,不如不入世,聽聞此言,本王也就離開了道觀。”
齊燁:“北關(guān)外的草原響馬?”
“本王好歹領(lǐng)著北邊關(guān)副帥的軍務(wù),哪能一年半載都不見人影,心中困惑愈發(fā)的多了起來,尋不到解決之道,救世之道,只能回到了北邊關(guān),繼續(xù)當(dāng)這無軍權(quán)的王爺,可草原不安省,總是在鬧,本王又聽聞,這草原上的異族似是各部都活的自在,便離了關(guān),去了草原,誰知活的自在的部落,只是人們說的,人們不說的,是到了冬季雪落之時被拋下等死的老弱婦孺,是弱肉強食,是毫無意義的殺戮,本王見不得這個,一丁點都見不得,便帶著那些婦孺,那些孤寡,帶著他們成了響馬。”
齊燁:“出關(guān)前往西域的漢商?”
“在草原上,本王聽到了幽王的威名,哪怕過了那么多年,草原上依舊傳著幽王,傳著幽騎的威名,本王就在想,倘若我也如幽王那般天下無敵,可否助父皇與皇兄叫百姓安居樂業(yè)衣食無憂,之后便前往了西關(guān),到了西關(guān)才知,幽王已連滅數(shù)國,隨后本王出關(guān)打探、查訪,最終本王知曉了,幽王的本事,本王學(xué)不到,學(xué)不成,最終,就成了這讀書人,書讀的多了,加之王爺身份,自然成了名士。”
齊燁站起身,再次施了一禮。
這一禮,他是代康止戈,代康驍而施,更是代無數(shù)心懷抱負有著遠大理想的讀書人所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