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一明一暗之間,只見三娘取出一份冊子,在手中反復摩挲,緩緩說道:“這件事在我心頭盤旋許久,委實下不了決斷,一邊是兄弟手足義氣,一邊是公事法度規制,今晚聽了你的話,又看了師哥等人反應之后,我才最后下了此番決定。”
黃文炳應了聲是,心頭卻想:“主公向來殺伐果斷,此事難以決斷,看來真是相當棘手。”
最后三娘猛然一拍那冊子,起身道:“好,今晚就做了這決斷!黃文炳!”黃文炳猛然一驚,隨即跪拜在地道:“屬下在!”
三娘走上前去,將那冊子遞到黃文炳身前,口中緩緩說道:“這份冊子乃是鄭鷹麾下鳥雀棚頭密探名冊,天下之地,但凡有我白蓮教眾之地,皆有我白蓮教密探。白蓮教密探身份隱秘,一般教眾也都不知曉誰是密探,而教眾之內卻也可能人人都是密探。這份冊子其上所錄乃是我白蓮教各處密探頭目,只有這些頭目方才知曉各地密探身份。”
黃文炳聽了心頭一震,白蓮教如今遍布天下,便連夏國、遼國等地都有其教眾,眼線便是廣布天下,又有鄭鷹這人四處招募鳥雀棚頭藝人,養鳥放鷹為名,馴養信鴿,以通消息,信鴿千里傳訊,八百里一歇,下一州縣鳥雀棚頭更換信鴿,接力傳遞消息,是以梁山累次能大敗官軍,也是多靠消息靈通之故。
而鄭鷹即其麾下密探一直以來都是直接聽命于三娘,梁山之內,除了三娘、鄭鷹之外,其余便連盧俊義、公孫勝等人皆不清楚鄭鷹密探內里情形如何,只是每當各處消息到來之后,一眾高層頭領會得知消息而已。如今三娘竟然將那密探頭目名冊交給自己,黃文炳更是心神激蕩,心頭突突亂跳,但還算靈臺尚有一片清明,當下急忙道:“事關重大,小人不敢領受。”
三娘淡淡說道:“這些頭目都是干了許多年了,也該升遷,其后自然會有鄭鷹安排其他人選接任。而這些人都是各有所長之人,我想新建一個密探堂口,由你出任首腦,這些人便充入這個機構之內,專司監察我麾下文武百官,查探陰私,探聽風聲,查找罪證。”
此言一出,黃文炳松了口氣,這才明白過來三娘的用意。這些密探頭目都在一個位置上干了數年之久,下面有功的人也該升遷,而他也該升遷,因此須做調整。當下黃文炳這才接過名冊道:“這新的密探堂口,不知主公如何打算?”
三娘緩緩說道:“這個密探堂口成立之后,便名喚錦衣衛,明面上乃是我宣撫使鎮守府規儀衛隊,專司負責我出行的儀仗。但暗地里卻是替我監察麾下所有文武百官,查探陰私,探聽消息。說簡單些,就是遠在華西的史大郎那里,也要派人去暗地里監察。鄭鷹專司我們外面的敵人,而你專司我們內部,這點你明白了嗎?”
黃文炳聽了,雖是深秋時節,但卻忍不住汗流浹背,但一咬牙道:“屬下明白!”三娘接著說道:“這錦衣衛頭目先從這名冊上的頭目中簡拔而來,便設錦衣衛指揮使一人,其下分前后左中右五司,分為鎮撫使五人統管,每司有五個百人將隊,是為五個百戶統制,其下每十人隊再設一總旗,而旗下尋常人等皆稱校尉。”
黃文炳道:“屬下明白了,錦衣衛最低軍職都是校尉。”三娘嗯了一聲道:“現在這錦衣衛先定額兩千五百多人,今后看成效,再做打算是否擴充。你們這兩千五百多人既要負責我的儀仗,還要監察我軍上下二十多萬人,是有些辛苦的。”
黃文炳急忙道:“不敢,屬下知道如何去做,監察百官將領為要務,監察民間自可用民間眼線。人手雖少,但只要籌劃得宜,也不算難事。”
三娘微微一笑道:“我就知道,這件事交給你,算是妥帖。但你要記住,暗查百官將領,須不動聲色,也不得擅自緝拿官員拷問,校尉以上官職人等要拿問的,須得報我知曉。你要謹記此點,千萬不要越界,否則定然嚴懲不貸!”
黃文炳擦了擦汗水,急忙拜伏于地道:“屬下明白。”頓了頓黃文炳又小心翼翼的問道:“那盧員外、公孫道長那里……”三娘知曉他要說什么,當下緩緩說道:“我說過了,所有文武百官都要監察,他二人自然不例外!”
黃文炳額頭冒汗,急忙領命,隨后三娘又與他商議了些細節之事,方才命他退下。黃文炳走后,三娘怔怔的看著那即將熄滅的燭火,喃喃自語道:“兄弟義氣?公事法度?孰輕孰重呢?但愿手下兄弟別讓我為難。如今都做了正式官職了,將來若是開國立號,便不再是山野賊寇,那些土匪習氣是該好好改改了,但愿付出的代價不要太大……”
秋去冬來,山東路開鎮就這般在冬日里如火如荼進展起來,令人目不暇接,大出意外。先是梁山軍馬改旗易幟后,分隊出擊,橫掃山東路境內所有的山野賊寇,清剿地方匪患。三個月下來,直至深冬第一場大雪降下,方才算大功告成。
一場剿匪征伐下來,山東路梁山宋軍一共清剿大小賊寇、山匪水寇、剪徑強人、小路黑店,共五百二十一處。罪大惡極的賊匪頭目、黑店強人共一千余人,皆是押回濟州公審后,就地斬首示眾。其余從者,或充軍罰做苦役,罪責輕的,打發回家復為良民。一時間山東路內,治安清明,地方安靜。
但也有些明眼人注意到,梁山宋軍掃除這些賊匪之時,有不少地方豪強勢力也順帶被連根拔起,一看這些人原來都是勾結官府,作威作福一方的。這些豪強或蓄養數百莊丁,或霸住一方,之前有官府撐腰,欺壓鄉里,民憤極大,被梁山宋軍剿滅之后,貧苦百姓自然是拍手稱快,而其他頗有善名的豪強則看了心驚肉跳,主動輸誠,將蓄養的莊丁裁撤。而梁山宋軍則毫不客氣的在各地建了烽火衛所,一則屯兵,守護地方,二則傳遞警訊。
處理了山東路內的明暗勢力后,濟州府鎮守府開始籌建,便定在歲日之上,開衙坐印,隨后梁山宋軍張出榜文,曉示軍民百姓。山東路今后宣撫使治所便定在濟州城內,開衙宣撫使鎮守府,以大宋梁山軍節度使、魯國夫人、山東路宣撫使扈嵐為首,其下山東路副宣撫使盧俊義、護國真人公孫勝為左右。計開十個司部,分管諸事。十個司部分別是:兵務司、農務司、稅務司、吏務司、刑務司、工務司、商務司、戶務司、勤務司、教務司。
兵務司由盧俊義兼任司官,濟州兵馬總管秦明為副司官。農務司由宣慰使張叔夜兼任,副司官為屯田使陶宗旺兼任。吏務司由濟州安撫使朱武兼任,副司官為濟州副監察使黃文炳兼任,另外黃文炳還兼任負責節度使儀仗的錦衣衛指揮使。
刑務司由山東路監察使鐵面孔目裴宣兼任,副司官乃是神駒馬靈。工務司由火器營兵馬總管湯隆兼任,副司官乃是玉臂匠金大堅。商務司由浪子燕青出任,他原來跟著盧俊義走商販貨,商業之事頗熟,副司官乃是當年經營快活林的金眼彪施恩出任。
戶務司乃是轉運使小旋風柴進出任司官,副司官乃是神算子蔣敬。勤務司乃是田虎麾下降將孫安為司官,卞祥為副司官。教務司乃是護國真人公孫勝出任司官,圣手書生蕭讓為副司官。
其余麾下各司又有不同職責細分的部曹、每曹也設正副曹官一名,分別由其余頭領出任,此處便不細表。令單獨成立海軍一支兵馬,李俊為都統制,張橫、張順為統制,內河水師則交由三阮統領。
便在歲日上,慶賀開衙坐印,各頭領皆領受官服印信,分派衙門之所,張燈結彩,鞭炮齊鳴,張出榜文曉示百姓。相比宋廷派來的那些知府、知縣衙門前則是冷冷清清,便連告狀的人也無。
鎮守府開衙之后,山東路軍令、政令皆出其間。歲日過后,鎮守府頒布一系列政令、軍令。便先是頒布了《山東路新稅法度》,豁免了人頭稅,并免山東路所有州縣當年錢糧。此法一出,貧民百姓奔走相告,皆是歡喜不已。
而后又頒布《山東路田畝公均制》,將許多無主之地收歸公有,隨后分給一眾無田地的百姓并有功將士,一時間軍民歡欣鼓舞。再出法令,鼓勵民間開墾荒地,課勸農桑,號召軍民屯墾。又出法令,宣布官府夏收、秋收之時,將按一年平均市價收購糧食,銀貨皆可充繳。
隨后工商之業,出法令,宣布鹽鐵準許私營,更是讓民間商賈歡喜不已。但之前勾結官府的那些鹽商卻不大樂意了,接連罷市之后,鎮守府迅速派兵馬查抄,毫不客氣的將這些鹽商連根拔起,而民間其他商賈趁勢填補。鎮守府得了查抄之利,民間商賈得了鹽貨,民間百姓得了平價鹽的實惠,更是無人不喜。
隨后鎮守府開始了整頓廂軍,裁撤老弱,其余編為屯墾軍團,遠赴登州開礦,屯墾,廂軍走后,地方留下的軍馬空白便由梁山軍馬填補了。
總之,山東路在宣和四年開年之后,便是一片雞飛狗跳,亂后大治,一系列大變令人目不暇接。(未完待續。)